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咏史怀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歘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注]①潮阳:今广东潮阳县西北。张许二公庙:张巡,许远,唐代著名爱国将领。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起兵叛乱,张巡、许远在睢阳(今河南商丘),死拒叛兵。张巡城破被俘后,大骂贼人;许远任睢阳太守,至死不降。②光岳气分:指国土分裂,即亡国。③邮亭:古代设在沿途、供给公家送文书及旅客歇宿的会馆。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开篇三句从容论死,达观凛然,让人直觉有一股浩然正气扑面而来。
B.上阕运用对比手法,赞扬张、许二公名彪青史,抨击南宋蝇营狗苟之辈。
C.古庙幽邃深沉,夕阳西下,寒鸦在枯木间哀啼,传达了词人的消极情绪。
D.全词以议论立意,笔笔精锐,又与抒情结合,蕴含从容娴雅和刚健之美。
2.有人认为本词体现了浓厚的儒家思想,请简要分析。

2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史

白居易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1.请翻译白居易《咏史》全诗。
2.《咏史》和《蜀相》都以“泪沾襟”结尾,泪水中所寄托的情感有同也有异。请结合两诗简要分析。
2024-04-2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测试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

王贞白

恃险不种德,兴亡叹数穷。

石城几换主,天堑谩连空。

御路叠民冢,台基聚牧童。

折碑犹有字,多记晋英雄。

【注】①石城:石头城,六朝时为建康(金陵)军事重镇。②台基:台城(六朝时禁城)的基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城”指金陵,“几换主”指政权更迭频繁,“几”字饱含诗人的慨叹。
B.“天堑”指长江天险,“谩”是徒然之意。此句照应了首句中的“险”字。
C.“御路”二句工笔刻画眼前所见之景,曾经的宫城,如今已是满目荒凉。
D.“晋英雄”应指谢安等人,他们在淝水之战中击败了前秦,保卫了国家。
2.本诗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题材相同,但两位作者对六朝相继灭亡原因的看法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2024-04-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陵

唐·唐彦谦

长安高阙此安刘,祔葬累累尽列侯。

丰上旧居无故里,沛中原庙对荒丘。

耳闻明主捉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

千载腐儒骑瘦马,渭城斜月重回头。

注:①唐彦谦:晚唐诗人,咸通年间应进士举,十余年不第,乾符末年,避乱居汉南。②祔葬:合葬。③三尺:三尺剑,出自《汉书·高帝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④一抔:一抔土,指汉高祖的陵墓长陵。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高祖陵园景象,长安城畔,长陵高耸,陵墓旁边,祔葬累累,景象恢弘,气势磅礴,境界莽苍。
B.颔联表现高祖故里情景,丰上旧居已不复存在,沛县原庙尽破败荒凉,诗人睹物伤怀,含物是人非之感。
C.颈联对仗工整,“耳闻”与“眼见”虚实相对,“三尺”与“一抔”在数字对中化入典故,为后人称道。
D.尾联中“腐儒”一词点明诗人读书人的身份,自嘲的同时暗含自负,与杜甫“乾坤一腐儒”表达类似。
2.尾联“重回头”三字蕴藉深远,后人评价其中“有无限议论”,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龙门

顾炎武

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

千秋凭大禹,万里下昆仑。

入庙焄蒿接,临流想象存。

无人书壁间,倚马日将昏。

[注]①龙门:又称禹门,是人们祭祀禹王的地方。②古人把黄河穿越吕梁喻作“开天门”。③庙:大禹庙。④焄蒿:祭祀时祭品发出的气味,也指祭祀。⑤书壁间:王逸《楚辞·天问序》载:屈原于放逐途中,见楚先王庙宇及公卿祠堂里的图画,“因书其壁……舒泻愁思”。本句是写顾炎武志欲恢复明朝,却势孤力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着一“出”字,把黄河飞流直泻的声影写活了,表现出诗人超凡的功力。
B.“开天此一门”尽现黄河横流无所羁勒的情态,与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意境相同。
C.“千秋”“万里”分别状写出大禹功业和黄河流程,旨在展示出悠久广阔的空间境界。
D.颈联抒情含蓄曲折,既有诗人对夏禹历史功绩的追慕,又有其对明亡的现实感触。
2.末句“倚马日将昏”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迷花倚石忽已暝”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朱仙镇

李梦阳

水店回冈抱,吞湍滚白沙。

战场犹傍柳,遗庙只栖鸦。

万古关河泪,孤村日暮笳。

向来戎马志,辛苦为中华。

【注】①朱仙镇:位于开封市西南部:据传,岳飞在朱仙镇被宋高宗赵构以12道“金字牌”召回。②水店:指朱仙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朱仙镇的地理环境,“抱”“滚”生动地写出了山环水绕、水流湍急的特点。
B.颔联构思精巧,描写了“战场”“遗庙”两处景物,与首联之景远近结合,富有层次。
C.颈联写岳飞撤军时泪洒疆场的情景,“孤村”“日暮”及笳声衬托了其孤独失意的形象。
D.尾联直抒胸臆,高度赞扬了岳飞矢志报国,戎马一生只为维护中华一统的民族精神。
2.有人认为,本诗颔联与杜甫《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帝子歌

李贺

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

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

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

沙浦走鱼白石郎,闲取真珠掷龙堂。

【注】①湘神,湘水之神,一般指娥皇、女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洞庭湖上明月千里、天水相接、凉风习习、大雁掠过,呈现出清空幽冷的光景。
B.颔联中的“菖蒲死”点明深秋的季节,与全诗的环境气氛相融合,又为下文抒情蓄势。
C.山头的桂树已经变老,湘神久久恭迎帝子而不得,唯有那雌龙在泛着寒光的湖面低吟。
D.全诗以洞庭湖景引入,围绕神话传说展开,整体风格与杜甫《登岳阳楼》的风格相同。
2.诗歌展示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体现了李贺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是如何实现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崔登鹤雀楼

李益

颧雀楼西百尺墙,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注]①同:犹“和”,酬和。②汉家箫鼓:据《汉武帝故事》记载,汉武帝曾到河东(今山西省境内)祭祀后土(土地神),在黄河边鼓乐齐鸣、饮酒赋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上鹳雀楼,感慨汉家箫鼓已随流水空逝,如今唯见魏国山河已经半入夕阳。
B.“千年”而“速”“一日”而“长”,看似“无理”,实则强化了诗人情感的表达。
C.“风烟并起”已是让诗人失落而“思归”“远目非春”则又增添一份无可奈何。
D.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诗人怀古叹惜、感慨世事沧桑及思念家乡的感情。
2.同为登楼抒怀,杜甫的“吴楚东南,乾坤日夜浮”和李益的“鹤雀楼西百尺墙,汀洲云树共茫茫”所营造的意境却不一样,请加以赏析。
2024-02-1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虚实相生,为全词设置了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和甚为悠远的时间背景,风格雄浑苍凉。
B.“人道是”说明作者知晓此地并非三国古战场,但要借赤壁地名抒发内心情感。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是对“江山如画”的映照。
D.“羽扇纶巾”写的是诸葛亮,此处借诸葛亮衬托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的儒将形象。
2.根据教材第三单元的学习任务,读书小组要给《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写景·咏史·抒情。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笑。请你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2024-02-02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吴中书事

杨乘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自生兰叶小,长廊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①吴中,即苏州。②杨乘,晚唐诗人。一生仕途不得意,官终殿中侍御史。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七言律诗,以景起笔,以愁收结,感情深沉,语言含蓄;颔颈两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B.首联以“十万人家”写出当年吴国的繁华,以“管弦台榭”代指当年吴国歌舞升平的景象。
C.颔联“名归范蠡五湖上”指的是范蠡献计于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被灭之后归隐一事。
D.颈联描写想象之景,意蕴丰富,重在表现香径荒凉冷落,长廊空寂无人。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愁”情? 请简要分析。
2024-01-08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