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青州缘未了

王剑冰

杜甫有诗“齐鲁青未了”,他所说的齐鲁,直到李清照来时,还都是属于青州地盘。那时的青州气象宏阔,“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杜甫诗中的青,同青州的青,是一个青。清照的清里,也含着青州的青。青,是让人舒服的颜色,也是让人舒服的称呼。清照喜欢青州,这里远离京城的构陷,还是她丈夫的家乡;在京城待得心烦,跟着丈夫来,也就是回家了。

来青州的那年,李清照二十三岁,正值青春芳华。那么心高气傲的女子,却将世上十分光阴,三分留在这里,生命中九重灿然,六重都给了青州。而青州给她的,是天地人文之气血、山水风情之精华,是平生诗词三分之一的灵感与瑰丽。

在内部倾轧、外部战乱的远方,青州成了“千古第一才女”的后院。这是清照的福,也是青州的福。

我看到了那个白墙灰瓦的所在。自然不是原来的规制和位置,唯有灵魂,附在阳光里。阳光筛下,筛出一层的雾气,倒是将院子托起来。让人觉得,这就是宋时的院落。轻轻地走进去,一庭芳草,半池残荷,一簇簇竹,一垄垄花,包括墙角的一抹新绿,不都是她的词?“归来堂”,和着陶渊明的意绪,表明同丈夫远离京师,决意隐居之意。屋内的陈设,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倒是与“清照”的生活相配。不敢相信,那般素洁的案几上,诞生过一首首珠玑般的华章。

青州的阳光很适合她,她在这阳光里徜徉,将爱情也融进去。两人于归来堂读书、斗茶的生活意趣,被清照展示在《金石录后序》中,那是一种情透纸背的幸福。“甘心老是乡矣!”完全出自她的内心。她和丈夫收集金石古玩,不仅让文物价值不至湮没,同时延续了文物自身的精神。而对琴棋书画的灵犀,使她对文学理解得更为透彻,每一次填词,都带有对文字的尊重,那是灵感与情感的激发,具有不露声色的冲击力。

冬天的龙兴寺,会落下一场雪。钟声里雪花纷然。青州人在这钟声里踩出一条小道,缭绕的香烟从小道上接续。不知道小道上有无一位女子。清照自打来到这青州,就潜心修身,为自己名号“易安居士”。

我站在云雾飞扬的云门山顶,能望到对面同样云雾飞扬的驼山,驼山下就是唐时的龙兴寺,寺上的瓦,金黄一片。想起青州博物馆的石佛,喜欢金石的清照必是欣赏过的,那些佛大都笑着,人们称其为“青州的微笑”。清照在这种微笑里生活了二十年。金兵来前,四百多尊石佛,被人埋在了龙兴寺前。清照也不得不带着诸多感怀诸多回想,与青州挥手告别,走进凄凄惨惨戚戚的苦雨。

周围还有仰天山、泰和山,这个时候全是红叶开放日。高处望去,层层叠叠,一片炫染。瀑水高高落下,落到下面,变成了烟。

下山的时候,路边更是惊艳,那是一树树的红柿子,在张灯结彩。石头屋子隐在其间,屋上屋下,到处都是晾晒的红色块。

巧的是,这里还有一条黄花溪,黄花就是萱草,清照园子里常有的植物。到了时节,溪水碧绿,满坡的黄花堆积。

青州得益于水,城中的河,不知变换多少方式,缠绕多少道弯,将青州揽在怀中,这个过程,河水很是用了些耐心,包括耐心地接上汹涌的弥河,再奔腾入海。这些柔亮的南阳河、北阳河、东阳河,如何不使一座古城灵动润泽?由此也润泽了兴尽晚回舟的女词人,最美的年华。

什么时候下了一场雨,被雨淋湿的河泛着点点荧光。河的两岸倒是鲜明起来,绿柳扬波,花草蓬茸。顺着河再远些,是大片的花木基地,此刻赤橙黄绿,直接天际,成为一座古城的装饰。

太阳一如既往地来,霞光从云层射下,一束束的,像倒开的花。高大的城门矗立着,挡不住的夕阳,从墙垛踱进来。

年华轮转,秋风几度,古城老街好像还是老祥子。灰色的瓦一层层地叠压着,书写着斑驳的过往,也书写着青州波澜不惊的静好岁月。光亮的石板路。每一条都通往普通的日常。云门春酒的甘醇,传统酥饼的味道,新茶的芳奋,老戏的声腔,全通过它消融后传向四方。一株株老树,吸纳人间烟火,也早被人间烟火所浸染。秋天的钟声一响,金黄的叶片群鸟样纷落,落成一地绒光。

芳草斜阳间,清照也会走向老街,去体验“庭院深深深几许”,不谁穿庭过巷,更是喜欢醉贫词中的那种妙意。欧阳修先她在这里住过,清照将他的喜欢拿来,用在自己的平仄里。还有做过知州的寇准、范仲淹,都为她所敬慕。人走了,她悄悄做了他们的邻居。

她沾染着先辈的文学意味,也沾染着青州的文化意味。市井中,她看踢花毽、抖空竹,也会上前试一试,并试试焚香烙画,让一根细香,变作纸的知音。她还学做鲜花饼、花果茶,用本地产的豹斑玉器酿制菊花酒。青州人说,清照也一定用过黑山红丝砚台,那是当地的传世佳品。她还会去青州书院会会文友,去另一个场合会会棋友,她下得一手好棋呢。

当然也会有孤独,那是赵明诚做官以后。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尽管地方不算太远,在清照看来,也是海角天涯。于是孤独成了她一生取之不尽的财富,等待或者寻觅,不只为一束阳光,也为一个灵魂。女性的等待与寻觅,往往要比男性深刻得多。只是,离去青州后,一切都渐渐为空。后来的愁,与先前的愁,不是同一种滋味。

月升了上来,水发出淡蓝色的光,水木青州一半在河中。一忽真实,一忽疏离。幌子轻飘,屋瓦隐入夜色。有的店铺还开着,露出惺忪的光,有的店铺正在打烊,声音落水里,随着月光慢慢漂走。

夜被挤压在窄窄的巷子里,像一条深邃的时空隧道。身后追来的风,让隧道发出呜呜的声响,声响在哪个部分,偶尔弯曲一下。

忽然,吱呀一声,一扇门中款步出来一位女子,衣袂飘飘,轻盈一闪便不见踪影。退心神恍惚,眼前迷蒙。青州的花神,难道,我邂逅了你昨日的灿然?

05月08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既是依着作者在青州游览的时间顺序,又巧妙的将李清照在青州的生活依次安排。
B.李清照的青州居所取名“归来堂”,和着陶渊明的意趣;取的名号“易安”二字也得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句子。
C.“到了时节,溪水碧绿,满坡的黄花堆积”,可知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的诗句正是从此地此景中获得灵感。
D.文章结尾“难道,我邂逅了你昨日的灿然”,将第三人称转变为第二人称,使作者和青州、和李清照的距离更近了。
E.本文语言典雅细腻,多处巧妙化用李清照的词句,行文浑然,抒情意味浓厚。
2.如何理解“青州成了‘千古第一才女”的后院”这句话的含义?
3.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4.结合全文,分析题目中“缘未了”的内涵。
5.全文记述词人在青州的生活,请结合文本探究李清照在青州的精神成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