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半命题作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史太君借听书说戏,痛斥当时说书人讲才子佳人故事的滥套:

这些书就是一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这么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

固定的模式、程序、观念……写作有套子,生活也有套子。请以“跳出________的套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7-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正式对外发布。“一起向未来”彰显了奥运会团结世人克服挑战、共创人类未来的力量,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观和愿景。也反映了在当前疫情挑战下,世界渴望携手走向美好明天的共同心声。

材料二: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的三位航天员正在浩瀚太空‘出差’,海外同胞仍在辛勤耕耘,使领馆、中资企业等海外派驻人员和广大留学生仍在勇毅坚守,无数追梦人还在奋斗奉献。让我们一起向未来!祝福国泰民安!”

(习近平《2022新年贺词》)


“一起向未来”能带给人们关于生活、关于责任、关于生命、关于世界的很多启示。请结合材料,联系中学生自身的生活或时代,以“与         一起向未来”为副标题,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悠悠的生命四季,苦乐年华里,家乡是我们内心深处难以忘怀的一页。家乡是村口的石板桥,是过年的舞龙灯,是奶奶的笑容,是童年的回忆,是妈妈的泪水,是生命延续的永不停息……

我们慢慢长大,有时候是从重新凝视自己的家乡,甚至告别家乡开始的。

你的家乡,是否也有那么一个去处,是否也有一个习俗,是否也有那么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让你忽然觉悟,明白某种道理?


请以“家乡的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呈现你的所见所思,分享你的成长与觉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补写出题目空缺处;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命题作文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乔木树种,被誉为“沙漠守护神”。人们赞扬它“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

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也叫公孙树,祖父栽种,收果却要等到孙子辈。它以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受到世人的钟爱。

木棉树,被誉为英雄树。枝干如英雄的铮铮铁骨,傲立于千娇百媚的群芳中;花朵似英雄绽开的笑脸,鼓舞着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

……

树不仅提供着日用之便,而且给人以情感慰藉、精神滋养。一棵树教给我们的东西,也许比一摞书还要多。不妨以树为友,以树为师。


在某高校自主招生面试环节,请你以“把自己活成一棵       树”为题(补充一种树木名称,使题目完整)写一篇发言稿,向主考官表达你对未来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06-05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六校联盟高考5月模拟卷原创命题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作文-命题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十多年的语文学习,我们在课本中认识了许多历史人物,如烛之武、荆轲、刘邦、项羽、张良、范增、蔺相如、廉颇、苏武等,也认识了不少文学人物,如曹操、周瑜、林冲、鲁智深、王熙凤、杜十娘、祥林嫂、孔乙己等,甚至还有不少外国人物,如奥楚蔑洛夫、保尔·柯察金、于勒、玛蒂尔德、别里科夫等,无论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引发我们许多思考和感悟。


请你从上面列举的人物中,任意选取两个进行比较分析,写一篇副标题为“                    之比较”的人物评论。横线上需填写的是你选取的人物名字。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命题作文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