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材料作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

南宋学者魏了翁说:“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对此,南宋诗人林希逸深以为然,在《答友人论学》中,他提出“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两人都认为做学问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不要去走捷径。

但是,也有人认为从卖花担上看到天山的雪莲,藏区的格桑,东北的雏菊,省心省力,方便高效,何必大费周折去实地欣赏呢?

以上材料,对我们求学、做事有很多启迪,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联系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的本义是没有染色的绢,后引申为本色、本色,颜色单纯、不华丽;无荤腥的素食;语义有本来的、原有的,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平时、向来等义。庄子说朴素而称美天下”,英国的发明家列瓦特说真理往往非常朴素,以致人们不相信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又会有多种体会和理解。

对此,你有何感悟和认识,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2024-05-06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出自《国语·周语下》。意思是说,为善如登山那样艰难,造恶如山崩那样迅速坠落。

对此,作为青年的你有怎样的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2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三)语文试卷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命如烛,有人认为烧蜡成灰才能大放光芒,但也有人认为全躯保体才能留存长久。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2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校训历来是一所学校珍贵的价值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所学校精神的集中表达。通化师范学院的校训是:崇德广业,与时偕行。

这个校训引发了作为青年的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2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贾岛有诗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当时,贾岛正为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而犹豫不决,韩愈建议还是用“敲”字好。一个“敲”字,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也让贾岛因此获得“苦吟诗人”的美称。但朱光潜却认为用“推”字好,因为孤僧步月而返,其门当自掩自推,更能表现其独往独来、无拘无碍的胸襟气度。

其实,做学问也好,处事也罢,生活中处处少不了“推敲”。

请以“推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糖水爷爷”到“煎饼奶奶”,从淄博“鸭头哥”到安徽“盒饭姐”……普通人成为“网红”被过度围观而陷入困境的现象已经多次上演。缺失边界感的强势围观,不仅使当事人无法正常工作生活,还严重干扰公共秩序。边界感,也成了网络热词。

有边界感,简单说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需求、言行、想法和情绪负责,不过度介入他人的生活,同时能够在他人越界时及时表示反对,维护自己的自主性。边界感不仅在网络空间很重要,在其他方面也很重要,比如:人际交往、国际交往、文化交流……

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22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七)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①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不知就不知,不懂就不懂,不懂的不要装懂,而且还要追下去,不懂,不懂在什么地方;懂,懂在什么地方。

——华罗庚

②在1831年,年轻的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后,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

③任新民是密歇根大学博士,在新中国一穷二白时,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开启两弹一星的征程!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了,西方放言:中国导弹夭折了。他带着火箭的发动机研制组,来到了北京的南苑。在一个很破烂的修理厂,而且漏风漏雨。但他和小组成员,就是用最简陋的板凳和工棚,硬是让我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以上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发?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2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司马迁《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材料二:

小刚是一名高中生。在高中生活中,小刚屡遭打击,既有考试成绩不理想带来的自卑感,也有昔日的好友因忙于学习不大搭理他而涌起的孤独感,还有因家长的唠叨批评而产生的挫败感……小刚逐渐萌生了躺平的想法,失去了拼搏的动力和向上的勇气。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与梦想中的爱比较起来,切实的爱是一件严酷和令人生畏的事情。

———陀思妥耶夫斯基

材料二:近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在一次采访中谈到“要爱具体的人,不要总是想着爱抽象的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明确立场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1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4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