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材料作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6 道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出了自己在双腿残疾之后的沮丧,失落,难过。那时的他,看到的,想到的,思到的,都只有自己的苦。在他母亲去世之后,他才明白母亲当时承受的苦要加倍于他,也只有在此时,他才看到了,想到了,思到了母亲的不易。看自己时,他想到的是自己要不要活;看母亲时,他想到母亲的艰难,坚韧,明白要好好地活。从看自己看母亲产生的结果差别竟然如此之大。

结合材料的含意,请谈谈你对“看自己”“看他人”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清初的某年冬天,有位读书人自小港到蛟城,让小书童背着一捆书跟着走。太阳已落山,“望城二里许”。于是就问艄公,走到蛟城南门时门是否开着? 艄公仔细地打量了小书童一会儿,说,慢走,门还会开着;急走,门就会关上。读书人生气了,认为艄公戏耍他们,就催促小书童快走,快走了一半,小书童“仆”,“书崩”。小书童急得哭起来,赶紧爬起来收拾,等整好书捆绑好了时,南门已关闭。读书人这时恍然明白了艄公的话,觉得天下的人们因粗躁急切而失败,跟他们二人现在无所归宿的困境,都是一样的。

你读后有哪些感受?联系你自己的学习成长或身边的人事,你会有哪些看法与建议?结合读后感写一篇文章。

要求:切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自主立意,题目自拟,以论说事理为主,文体自选,可以参考本学期所学的论述类文章,但不要套作,不要显露自己任何信息,800字以上。

2024-01-2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普通高中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你有没有听过或者自己也说过这样一句话:道理我都懂,就是改不了。明知熬夜不好,却依然每天晚上刷手机到凌晨一两点;明知锻炼有益健康,可就是迈不开腿……于是,很多人陷入焦虑、纠结、痛苦的恶性循环当中,日复一日,无法摆脱。为什么道理都懂,却就是改不了呢?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国家对中学生美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学生们对于审美标准产生了争论,有同学认为具有功用性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追求这样的才有价值和意义;也有同学认为不应该有评判标准,是独立、纯粹的存在。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24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三第一次模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开车往往离不开导航,导航能快捷准确地把你带到想要去的地方。汽车导航里有这么一句话:您已偏离路线,已为您重新规划,请在合适的位置选择调头。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开车,对人生也有非常深刻的启迪意义。有的人选择在合适的位置调头,有的人明知已偏离路线却仍执意走下去,最终探索出了新的道路……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21更新 | 32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习近平2024年新年贺词)

材料二: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写到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材料三:毛泽东同志用马克思主义之射中国具体实际之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光辉典范。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1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7 . 请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牲一畜,雨丝风片,都是我们人生的底色。

——沈从文

我对家乡的思念就像是藏在海螺深处,看起来虚空,却蕴含了整个海洋的潮声,只要侧耳倾听,就从四面八方涌来。

——林清玄《人间最美是清欢》

家乡,是一块被岁月打磨得如诗如画的土地,充满着令人陶醉的美丽与深刻回忆。家乡是生命的摇篮,是心灵的依靠,更是文化的烙印。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0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诗人林庚说: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但成熟的稻穗总低着头,优雅的垂丝海棠也低垂着头,饱满的向日葵亦低垂着头……这些无言的万物中都内蕴着生命的智慧。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9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大运会到亚运会,吴艳妮这位“女子100米栏”的重量级选手,一直活在风口浪尖上。人们对她褒贬不一。赞赏者说她个性鲜明,阳光、可爱、乐观、自信,颜值很高,追求时尚;批评者则说她过于张扬,不懂谦虚,“人来疯”“一心想红”,说她右臂有大面积的纹身,带坏了众多青少年。像这样饱受争议的运动员还有谷爱凌、李娜等等。对此,有人说,现代社会也应恪守传统的规矩与准则,公众人物更应自律,遵守传统美德;也有人说,现代社会更应该尊重个性,张扬自我,公众人物也是人,应给予更多的包容与理解。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提示写作。

退出朋友圈,卸载社交视频软件、新闻推送软件、智能搜索引擎……这使人们离这个世界更远了还是更近了?

你对这一问题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