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人物形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红楼梦》中常用诗词的形式预示人物的命运,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是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判词。前两句分别说明薛宝钗的品德和林黛玉的才能。后两句则预示了两人不同的命运。
B.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这是妙玉的判词。妙玉美丽聪颖,心性高洁。在贾母面前从容自若,不卑不亢,自称“槛外人”,机关算尽,有心机。
C.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这是贾惜春的判词。惜春从三个姐姐的悲苦遭际中,预感到自己未来也不会有好结果,最终选择遁入空门,出家为尼。
D.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这是史湘云的判词。她虽出身富贵,但父母早逝。后两句则借“湘江流逝,楚云飞散”喻指湘云婚后不久夫妻离散。
2022-01-14更新 | 39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下面是对名著《雷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深刻地揭露了反动资产阶级虚伪、奸诈、残忍的罪恶本质,抨击了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揭示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B.在鲁大海被仆人打时,周朴园厉声高叫“不要打人”,是因为他认为鲁大海是自己的儿子,即使他在矿上带领矿工闹罢工,也于心不忍,显示自己的宽容大度。
C.《雷雨》中,周朴园给了鲁侍萍一张五千元支票“作为补偿”,表现他急于想用金钱来解除鲁侍萍对他的名望地位造成威胁的那种紧张、恐惧心理。
D.《雷雨》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集中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这完全体现了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
2021-07-24更新 | 281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关于《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晴雯性格温柔和顺,处事细心周到,人人称赞;袭人性情急躁直率,待人爱憎分明,受人怨谤。二人性格迥异,却都走向悲剧结局,令人唏噓。
B.黛玉是诗社中的佼佼者,“温柔敦厚”是姐妹们对其诗风的赞誉。
C.《红楼梦》中写史湘云有金麒麟、薛宝钗有金锁,是为了说明她们有显赫的家世,从而反衬出林黛玉出身的贫寒。
D.《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来自社会底层,农村生活孕育了她精于世故又朴实善良的复杂性格。
4 . 下列对《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里也有很多风雅之事,比如那个著名的“海棠诗社”,在诗社成员中李纨年纪最大,所以大家推举她担任裁判。
B.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的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中暗示了妙玉的悲惨命运。
C. 《红楼梦》中,“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一语出于林黛玉之口;“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一语出于凤姐之口。
D. 《红楼梦》“玫瑰露失窃”一事中,平儿没有将偷窃者彩云送交凤姐发落,而是自己承担“罪名”,这体现了平儿心地的善良。
E. 《红楼梦》第九回中,为了尽早和秦钟相聚。贾宝玉择定了上学的日子,薛宝钗劝贾宝玉念书,“不然就潦倒一辈子”。
2019-07-12更新 | 76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启东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3-14高一下·江西赣州·期末
5 . 《红楼梦》中“宝黛初会”时宝玉有一个摔玉的举动,他摔玉的原因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的性格特征?
2016-11-18更新 | 5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6 . 下面几个句子是对人物肖像的描写,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②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③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④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A.探春   惜春       李纨       王熙凤B.迎春   探春   王熙凤   林黛玉
C.迎春   林黛玉   王熙凤   李纨D.探春   李纨   林黛玉   王熙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