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思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认为感情会随着外在事物的不同而变化;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则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看法。

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5-1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三新学术联盟百校联考(三模)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李前不久参加了学校举行的成人仪式。仪式结束后,爸爸对他说: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成年人了,应该成熟稳重一点了。不料小李却说:我还是一个学生,我可不想像你们那么老成世故,我要保持我的青春活力!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你对此有何感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20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高三4月新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现代社会的生活离不开虚拟世界,虚拟世界拉近了生活的距离;也有人说卸载游戏软件,停用社交空间,放下智能手机会使你离生活更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格局是指人看待事情的态度、眼界或者胸襟。一般认为:格局大了,眼前再大的事情就小了;格局小了,哪怕再小的事情也会觉得很大。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1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上海昌平路桥完成灯光景观改造后,不少市民晚上漫步至桥下光复路路口时,会被马路对面的一面彩绘灯幕墙吸引。从色调看,这些彩绘颇有审美意趣,也很符合城市居民的品位。这面墙也被媒体称为“留在上海的理由”。尽管不会有人单纯为了一面墙而选择一座城市,但这面墙确实让人产生了“归属感”,让人感到一种关怀——自己非必需的情感得到了关注,心情得到了抚慰。所以,这面墙,也是一扇“窗”,连通了城市和人的精神。

材料二:

古代丝绸之路的灵魂就是“通”,当代“一带一路”倡议也追求“通”,“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基于古代丝绸之路的“通”,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种“软联通”的重要意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通”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有两个方向:出与回。

出,是出门,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出先前的“门”……出是出发,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出”是人生的一个方向,走出去,你才会有阅历,有沉淀,有气质;走出去,才能与世界同呼吸、共发展、齐分享。

回,是回家,回地域空间上的家,回心理感情中的“家”,回家可以让疲惫的身心得到休整,可以让迷失的心灵得到安顿,可以为重新出发积蓄力量……

你对人生的“出”或是“回”,或是“出”和“回”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理解?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0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心里真的有一片海,一直在翻滚着,而自己的魂灵如果没有一个重重的东西去压住——类似于压舱石的东西,例如信念、理想和爱,等等。只要某一刻某一个小小的情绪的浪过来,魂灵就会被这么打翻,沉入那海底去了。

(蔡崇达《命运》)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传世经典《格言联壁》中有言:涉世,以慎言为先。现实中也有不少人认为话要一吐为快、没必要憋在心里,让自己如鲠在喉。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29更新 | 45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西柳州市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校园中,大大小小的考试往往都会有标准答案;而现实世界我们面对的事情充满不确定性,绝大多数没有标准答案。

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2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柳州高中、南宁三中等名校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诊断性联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1材料二提到,小说是间隔疏离现实人生的一种手段。确实,我们在融入现实生活的同时,有时候也需要适当地间隔疏离庸常的现实,其手段不只是小说,还有其他艺术、旅行等等,这能让我们更多地体验生活的美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

请以“适当地间隔疏离现实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