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思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6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一位青年留学生深夜给父母打电话,称很想吃中餐,但实在太贵了,想学做西红柿炒鸡蛋。最终,他通过电话向父母一点一点询问操作步骤,第一次吃到了自己亲自动手做的菜。

材料二:徐州一家幼儿园,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走红。老师非常用心,从和面到烧火,每一个流程都会教。年仅几岁的孩子,能杀鱼炒菜,还会做花馍,蒸出来的馒头比成年人的都强。孩子们分工明确,秩序井然,不一会儿工夫,就炒出一桌子的菜。大家手拿烙馍卷菜,吃得很香。饭后,他们还会把碗筷收拾好,把餐具放整齐,打扫好院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综合两则材料全面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庞然大物可被看成是微不足道的小东西,小东西亦可转变为不可忽略的庞然大物。我们要放大该放大的,缩小该缩小的,正确看待两者,才能走向成功。

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罗翔在《确实该聊聊》中提到:多元的知识,它会让人陷入一种碎片化、琐碎化。我们需要拥抱更多的声音,但是我们内心要有一个定见。我们要有一个共相,去能够整合这些殊相。这才是所谓的大学之大。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认为二者哪一个更重要?请结合你的学习或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主张。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意义,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匠人轮扁为齐桓公讲述他对于读书的看法,轮扁说:我是从我的职业角度来观察读书的。做车轮时,速度慢了,车轮就太宽松不坚固;动作快了,车轮就粗糙而且不合规格。只有不快不慢,才能心手相应,制作出质量最好的车轮。这里面有规律,但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的言语中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您现在所读的是记载圣人言论的书,古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如果不靠自己领悟,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读书不唯书,在生活中,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靠自己从实践中摸索出规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心理学上经常用一些有趣的、具有画面感的词语来概括某些社会现象或原理,比如:

(1)剧场效应:一群人在剧场看戏,一旦有人不守规矩站起来,又没人制止,焦虑的氛围让每个人都不得不站起来看戏,以致最后出现所有人都站到凳子上看戏的怪诞现象。

(2)晕轮效应:人们对他人的认知与推断常常专注于一些外在特征与局部特征,而忽视了内在与整体,就像月亮形成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晕轮效应也被称为光环效应。

(3)羊群效应:羊群本身是杂乱无章的,所有的羊都很盲目,但是只要其中有一只羊往一个方向走,其他的羊便会紧紧跟随。

以上心理学术语,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你对其中的哪一种现象或原理认识与感受最深?请结合生活实际或社会现象写一篇作文,体现你对这一问题的体验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今日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咬文嚼字》公布了2023年的十大流行语,其中之一为质疑××,理解××,成为××。比如质疑父母,理解父母,成为父母”“质疑班主任,理解班主任,成为班主任”“质疑大妈,理解大妈,成为大妈等。

其实,在特定的人生阶段,面对特定的认知对象,质疑、理解、成为是客观存在的动态心理过程,也是心智成长、成熟的必经阶段,表征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今日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路上总有阴影,但抬头总能看见阳光。——《人民日报》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不得写成诗歌。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昨日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常说,凡事要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就会发现,此刻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也有人说,生活中也不能一味向前看,敢于回头看,才能更好地迈向未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五校(清新一中、佛冈一中、南阳中学、连山中学、连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社交媒体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最近有关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一方面,支持者认为社交媒体为青少年提供了交流、连接和表达自我的平台,有助于建立社交关系和增强自尊心。另一方面,批评者指出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孤独感、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引发沉迷和网络欺凌等负面影响。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