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屡省考绩,以临臣下。平公曰:善!齐宣王谓尹文曰:人君之事何如?尹文对曰:人君之事,无为而能容下。夫事寡易从,法省易因,故民不以政获罪也宣王曰:善!武王问太公曰:举贤而以危亡者,何也?太公曰: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不得用贤之实也。武王曰:其失在?太公曰:君好听誉而不恶谗也,以誉为功,以毁为罪。多党者进,少党者退。群臣比周而蔽贤,百吏群党而多奸,其国见于危亡。武王曰:善。吾今日闻诽誉之情矣。武王问太公曰得贤敬士或不能以为治者何也太公对曰不能独断以人言断者殃也武王曰何为以人言断太公对曰:不能定所去,以人言去;不能定所取,以人言取;不能定所为,以人言为;不能定所罚,以人言罚;不能定所赏,以人言赏;贤者不必用,不肖者不必退,而士不必敬。武王曰:善!齐桓公问于宁戚曰:管子今年老矣,为弃寡人而就世也。吾恐法令不行,人多失职,百姓怨,国多盗贼,吾何如而使奸邪不起,民足衣食乎?宁戚对曰:要在得贤而任之。桓公曰:得贤奈何?宁戚对曰:开其道路,察而用之,尊其位,重其禄,显其名,则天下之士骚然举足而至矣。桓公曰:善!

(节选自《说苑·君道》)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武王问太公曰/得贤敬士/或不能/以为治者/何也/太公对曰/不能独断/以人言断者殃也/武王曰/何为以人言断/
B.武王问太公曰/得贤敬士/或不能以为治者/何也/太公对曰/不能独断/以人言断者/殃也/武王曰/何为以人言断/
C.武王问太公曰/得贤敬士/或不能/以为治者/何也/太公对曰/不能独断/以人言断者/殃也/武王曰/何为以人言断/
D.武王问太公曰/得贤敬士/或不能以为治者/何也/太公对曰/不能独断/以人言断者殃也/武王曰/何为以人言断/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贤而不用”与“函谷举”(《阿房宫赋》)两句中的“举”字含义不同。
B.“其失安在”与“卮酒安足辞”(《鸿门宴》)两句中的“安”字含义相同。
C.“士不必敬”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两句中的“不必”含义相同。
D.“百姓愁怨”与“问君能有几多愁”(《虞美人》)两句中的“愁”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旷认为人君应该努力做到博爱,选贤任能。尹文希望人君以无为顺应百姓,不施行刑治并且能够宽容臣下,二人的观点相似。
B.太公建议国君举荐了贤能就要任用,更要善于任用真正的贤才。如果只有举贤的空名,而没有用贤的实效,那么国家便会危亡。
C.太公认为国君若在取舍、赏罚等方面一味听取别人的意见,没有自己的独立决断,那么即使拥有并礼遇贤才也未必能治理好国家。
D.宁戚认为国君在招募贤士时若能察而用之,并给予其尊荣职位、优厚俸禄和显赫名声,那么天下贤士就会纷纷主动来到国君身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事寡易从,法省易因,故民不以政获罪也。
(2)君好听誉而不恶谗也,以誉为功,以毁为罪。
2023-07-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