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困难(0.1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三月甲午朔,上行视水寨,至淝桥,自取一石,马上持之,至寨以供炮,从官过桥者人赍一石。六月壬申,彰信节度使李继勋营于寿州城南。唐刘仁赡伺继勋无备,出兵击之,杀士卒数百人。四年春正月,周兵围寿春,连年未下,城中食。齐王景达遣都军使边镐将兵数万溯淮救之。刘仁赡请以边镐守城,自帅众决战,齐王不许,刘仁赡愤邑成疾。三月己丑夜,帝渡淮,抵寿春城下。庚寅旦,攮甲胄,军于紫金山南山。命太祖皇帝击唐先锋寨及山北一寨,皆破之,由是唐兵首尾不能相救。

丙午,监军使孙羽等作仁赡表,遗使奉之来降,帝遣使入城宣谕。以刘仁瞻为天平节度使兼中书令制辞略曰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堪比朕之伐叛得尔为多是日卒,追赐爵彭城郡王。诏开寿州仓赈饥民。上自至泗州城下,禁军中刍荛者毋得犯民田,民皆感悦,争献刍粟。既克泗州,无一卒敢擅入城者。唐陈觉自周还,矫以帝命谓唐主曰:“闻江南连岁拒命,皆宰相严续之谋,当为我斩之。”唐主知觉素与续有隙,固未之信。钟谟请覆之于周,唐主乃因谟复命,言:“久拒王师,皆臣愚迷,非续之罪。”帝闻之,大惊曰:“审如此,则续乃忠臣。朕为天下主,岂人杀忠臣乎!”唐主遣其子纪公从善与钟谟俱入贡,上问谟曰:“江南亦治兵,修守备乎?”对曰:“既臣事大国,不敢复尔。”上曰:“向时则为仇敌,今日则为一家,吾与汝国大义已定,保无他虞。然人生难期,至于后世,则事不可知。归语汝主,可及吾时完城郭,缮甲兵,据守要害,为子孙计。”

臣光曰:世宗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刘仁赡以坚守蒙褒,严续以尽忠获存。江南未服,则亲犯矢石,于必克;既服,则爱之如子,推诚尽言,为之远虑。《书》曰:“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世宗近之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世宗征淮南》)

【注】①上,指后周世宗柴荣。②太祖皇帝,指宋太祖赵匡胤。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刘仁赡为天平节度使兼中书令/制辞略曰/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堪比/朕之伐叛/得尔为多
B.以刘仁赡为天平节度使/兼中书令制辞/略曰/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堪比朕之伐/叛得尔为多/
C.以刘仁赡为天平节度使兼中书令/制辞略曰/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堪比朕之伐/叛得尔为多
D.以刘仁赡为天平节度使兼中书令/制辞略曰/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堪比朕之伐/叛得尔为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中食尽”同“尽是他乡之客”(《滕王阁序》)两句中的“尽”含义不同。
B.“躬攮甲胄”同“躬耕于南阳”(《出师表》)两句中的“躬”含义相同。
C.“教人杀忠臣”同“教然后知困”(《论语》)两句中的“教”含义不同。
D.“期于必克”同“终期于尽”(《兰亭集序》)两句中的“期”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寿春久攻不下,于是世宗亲自领兵渡过淮河,突击南唐先锋寨以及山北一处营寨,让南唐军队首尾不能相应。
B.世宗在泗州城开仓赈济百姓,并禁止军中之人侵犯农民田地,这让泗州百姓感激喜悦,他们争相献送粮草。
C.陈觉假传世宗命令,欲借此除去宰相严续。唐主明知是假,但迫于无奈,只能斩杀严续,并让钟谟回去复命。
D.司马光认为,世宗在攻打江南时不畏流矢飞石、攻下江南后能够爱民如子的行为,非常接近《尚书》中的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唐刘仁赡伺继勋无备,出兵击之,杀士卒数百人。
(2)向时则为仇敌,今日则为一家,吾与汝国大义已定,保无他虞。
5.寿春之战,后周世宗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文言文阅读 | 困难(0.15)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己。”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

贞观元年,有上封事者,请秦府旧兵并授以武职,追入宿卫。太宗谓曰:“朕以天下为家,不能于一物,惟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况古人云: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汝之此意,非益政理。”

贞观元年,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尝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门,出阁门后,监门校尉始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刀入,徒二年,罚铜二十斤。太宗从之。大理少卿戴胄驳曰:“校尉不觉,无忌带刀入内,同为误耳。夫臣子之于尊极,不得称误,准律云:‘供御汤药、饮食、舟船,误不如法者,皆死。’陛下若录其功,非宪司所决;若当据法,罚铜未为得理。”太宗曰:“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挠法耶?”更令定议。德彝执议如初,太宗将其议,胄又驳奏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过误则为情一也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太宗乃免校尉之死。

是时,朝廷大开选举,或有诈伪阶资者,太宗令其自首,不首,罪至于死。俄有诈伪者事泄,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太宗曰:“朕初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所司,臣不敢亏法。”太宗曰:“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法,此乃思小意而存大信,臣窃为陛下惜之。”太宗曰:“联法有所失,即能正之,朕复何忧也!”

(选自《贞观政要·公平》,有改)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胄又驳奏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过误/则为情一也/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
B.胄又驳奏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过/误则为情一也/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
C.胄又驳奏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过误/则为情一也电/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
D.胄又驳奏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过/误则为情一也/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
2.下列对文中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确的一项(     
A.周公,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礼贤下士,典故“周公吐哺”即出自其事迹。
B.“不能私于一物”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私”字含义相同。
C.“太宗将从其议”与“樊哙从良坐”(《鸿门宴》)两句中“从”字含义相同。
D.“而置之以法”与“愿以十五城易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的一些身边人因为没有被封官而埋怨他唐太宗认为有才能德行的人就任用,不能因为新旧关系而有所分别。
B.长孙无忌入宫时忘了解下腰间的佩刀,监门校尉也没有发觉,封德彝奏议对监门校尉判处死罪,对长孙无忌免于处罚。
C.戴胄对封德彝奏议进行了驳议,太宗于是下令重议定罪,封德彝坚持他的奏议,但在戴胄的坚持下,唐太宗免了监门校尉的死罪。
D.唐太宗下令对伪造官阶资历而又未自首的人一律处死,戴胄认为这样做不符合法律,并向太宗谏言,太宗最终听取了戴胄的建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已。
(2)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挠法耶?
5.戴胄是如何说服唐太宗放弃将伪造官阶资历的人处死的命令的?请简要概括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