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各题。

曾子曰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不亦远乎

1.对上面文言文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B.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D.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对文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士兵B.弘:广大,开阔C.毅:坚强,果断D.已:结束
2021-07-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那曲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汉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之文也子曰学不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公冶长》)

1.对上面文章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B.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C.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D.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对文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谓:称为B.敏:聪敏C.好:爱好D.耻:可耻
2020-09-1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二中高三三模汉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3 .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___________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___________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___________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2020-05-18更新 | 203次组卷 | 5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触株折颈而死因其耒而守株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宋国笑。

1.对上面划横线文言文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B.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C.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D.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2.下列各项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跑B.释:解释C.冀:希望D.为:被
2020-02-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那曲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学而习之不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而不不亦君子乎

1.对上面文言文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下列各项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按时B.说:高兴C.知:聪明D.愠:恼怒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文章,然后完成各题。

君子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人有礼者人爱人者人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第二十八章

1.对文中语段的断句,正确的是
A.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B.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C.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D.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以:把B.爱:慈爱C.敬:尊敬D.恒:一定
2019-12-3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北京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1)课文《林黛玉进贾府》选自我国清代著名小说家__________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其他三部小说是:施耐庵创作的《________》、_________创作的《西游记》以及________创作的《________》。
(2)《劝学》是______(朝代)思想家_______所作,他是先秦______学派的最后代表人物。
2017-05-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①,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②,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又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 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扫起来,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文章!你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词。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③”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忙,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吊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一面笑道:“一般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④”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紧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那边走。偶然两句,只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他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误想,担搁了听曲子。再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上,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⑤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注】①中浣指每月的中旬。
②《会真记》即唐代元稹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因文中有“会真”诗三十韵,故又称《会真记》。金、元人把其中的故事演为诸宫调和杂剧,名为《西厢记》,这里指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
③倾国倾城貌:金批本《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张生称自己是“多愁多病身”,莺莺是“倾国倾城貌”。
④“苗而不秀”两句即中看不中用的意思,语出《西厢记》金批本第四本第二折。
⑤“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见《牡丹亭·惊梦》。
1.下列对这篇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读《西厢记》到赏《牡丹亭》,层层推进,黛玉对自己命运的认识一步步模糊起来。这于花柳繁华之时唱出的悲歌,更令人痛心疾首。
B.黛玉微腮带怒,薄面含嗔,转身就走,要到贾政和王夫人跟前告状,既要躲开口没遮拦的贾宝玉,又要避免把这个敏感的话题进行下去。
C.“银样蜡枪头”是《西厢记》中红娘挖苦张生中看不中用的话,黛玉此时以此挖苦宝玉,说明黛玉对宝玉的言行非常生气。
D.在黛玉听曲这一段中,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完整描绘出了一幅在艺术欣赏中产生共鸣的画面。
2.选文最后一段惟妙惟肖地展示了黛玉的心理变化。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3.一样惜花爱花,但宝黛二人葬花的方式不同,其内在心态自然也不同。请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2017-05-1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9 . 名著考查。
1.《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______,孙少安的家人有_____________ 。(写出三个具体的人名即可)
2.《平凡的世界》中有许多让人回味的句子,请阅读下面句子,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谈谈自己的理解。
“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一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
2016-11-18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届西藏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10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孔子的《论语》中的“礼”是指什么,请简要解释,并谈谈“礼”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一谈你对孔子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关系的理解。
2016-08-1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