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司马迁(前145-前9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字仲尼,姓孔氏。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乾侯。其后顷之,鲁。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孔子语鲁大师:“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睢》之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门,曰:“赐,汝来何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殷人也。”后七日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编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①几然,颀长貌。②衽席,卧席,借指闺房、夫妇。夫妇关系是人伦之始,故以《关雎》为风诗第一。

1.下列对文中加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B.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C.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D.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合《韶》《武》《雅》《颂》之音                                君子食无
B.《关睢》之以为《风》始                                           其后顷之,鲁
C.赐,汝来何晚也                                                         子曰:恕乎
D.孔子方负杖逍遥                                                       为之未有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鲁国内乱,鲁昭公因为斗鸡事件攻打季平子,败逃到齐国,被齐国安置在一个叫乾侯的地方。
B.孔子学琴不知满足,在琴曲的节奏、志向方面钻研体悟,最终得知该曲为文王所创,老师襄子离开坐席拜了他两次。
C.孔子把三千余篇《诗》整理为三百五篇,全都弹琴歌唱,以求符合前代雅正音乐的旋律,礼和乐从此得以恢复旧观。
D.孔子自叹将死,向子贡哭诉天下长久无道,没有人尊奉自己,并说梦到自己坐在两个柱子中间接受人们祭奠。
4.翻译下列句子。
(1)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2)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3)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5.孔子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自己也是音乐高手。请依据原文概括孔子的几个音乐事件。
2023-10-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题目。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仕楚为三闾大夫,楚襄王无德,侫臣靳尚有宠,楚国不治。屈原忧之,谏襄王,请斥靳尚,王不听,原极谏,其徒宋玉止之曰:“夫君子之心也,修乎己不病乎人,晦其用不曜於众,时来则应,物来则济。应时而不谋己,济物而不务功,是以惠无所归,怨无所集。今王方眩于侫口,酣於乱政,楚国之人,皆贪靳尚之贵而响随之。大夫乃孑孑然挈其忠信,而叫譟其中,言不从、国不治,徒彰乎彼非我是,此贾仇而钓祸也。”原曰:“吾闻君子处必孝悌、仕必忠信,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谏不止。靳尚怨之,谗於王而逐之。

原彷徨湘滨,歌吟悲伤。宋玉复喻之曰:“始大夫孑孑然挈忠信,而叫噪于群侫之中,玉为大夫危之,而言之旧矣。大夫不能从,今胡悲耶?岂爵禄是思、国坏是念耶?”原曰:“非也,悲夫忠信不用、楚国不治也。”玉曰:“始大夫以为死孝悌忠信也,又何悲乎?且大夫貌容形骸,非大夫之有也,美不能丑之,丑不能美之,长不能短,短不能长,强壮不能尪弱之,尪弱不乱强壮之。病不能排,死不能留,形骸似乎我者也,而我非可专一一身。尚若此乃欲使楚人之国由我理,大夫之惑亦甚矣!夫君子寄形以处世,虚心以应物,无邪无正、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功无罪,虚乎心,虽桀纣蹻跖非罪也;孝乎心,虽尧舜夔契非功也。则大夫之忠信、靳尚之邪侫,孰分其是非耶?无所分别,则忠信邪侫一也。有所分则分者,自妄也。而大夫离真以袭妄、恃己以黜人,不待王之弃逐,而大夫自弃矣。今求乎忠信而得乎忠信,而又悲之,而不能自止,所谓兼失其妄心者也。玉闻上达节、中守节、下失节,夫虚其心而远於有为者,达节也;存其心而分是非者,守节也;得其所分又悲而挠之者,失节也。”原不达,竟沈汨罗而死。

(《无能子·卷中·宋玉说第七》)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国不                              治理得好、安定
B.此仇而钓祸也                    招致
C.大夫之亦甚矣                    糊涂
D.得其所分又悲而之者          阻止
2.下列选项中不存在通假字的一项是(     
A.被发行吟泽畔B.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C.徒彰乎彼非我是D.竟沈汨罗而死
3.下列选项中不存在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何故怀瑾握瑜B.修乎己不病乎人
C.皆贪靳尚之贵而响随之D.宋玉复喻之曰
4.下列选项中不存在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屈原至于江滨B.颜色憔悴
C.形容枯槁D.存其心而分是非者
5.下列选项中特殊句式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A.是以见放B.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今王方眩于侫口D.悲夫忠信不用、楚国不治也
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众人皆醉我独醒             谗於王逐之
B.作《怀沙》之赋             尚若此欲使楚人之国由我理
C.而自令见放                    何以汝
D.又安能皓皓之白             始大夫为死孝悌忠信也
7.下列句子存在几种特殊句式类型(如有倒装句式需进一步细分)?对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始大夫孑孑然挈忠信,而叫噪于群侫之中,玉为大夫危之,而言之旧矣。大夫不能从,今胡悲耶?岂爵禄是思、国坏是念耶?
A.1类B.2类C.3类D.4类
8.乙文第二段中关于宋玉劝谏屈原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宋玉用人对自己身体的美丑强弱都不能任自己控制安排类比说理,论述屈原欲在治理楚国上一践己愿的困难。
B.文中列举桀、纣、蹻、跖、尧、舜、夔、契等历史上有名的人物,通过对比论证的手法论述“虚心应物”的重要性。
C.第二段宋玉对屈原的劝谏层层深入,思路清晰,明确分析了屈原的错误:“欲使楚人之国由我”“有所分”“失节”。
D.从宋玉对屈原的劝谏内容中可以看出宋玉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对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是持反对态度的。
9.甲文中的“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可以看作是对乙文第一段画横线句内容的概括。
10.甲文中的渔父与乙文第一段中的宋玉对屈原处境的建议有何不同?屈原对此的回答其着重点分别是什么?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

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留侯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穀,道引轻身。

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改选自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文本二

留侯欲从赤松子游,司马温公曰:明哲保身,子房有焉。未足以尽子房也。子房之言曰:家世相韩,为韩报仇。身方事汉而暴白其终始为韩之心无疑于高帝之妒其忘身以伸志也光明磊落坦然直剖心臆于雄猜天子之前。且曰: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视汉之爵禄为鸿毛,而非其所志。忠臣孝子青天皎日之心,不知有荣辱,不知有利害,岂尝逆亿信之必夷、越之必醢,而厪以全身哉!抑惟其然,而高帝固已喻其志之贞而心之洁矣,是以举太子以托之,而始终不忮。

呜呼!惟其诚也,是以履虎尾而不疚。即不幸而见疑,有死而已矣,弗能内怀忠而外姑为佞也

(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身方事汉而暴白/其终始为韩之心/无疑于高帝之妒其忘身以伸/志也/光明磊落/坦然/直剖心臆于雄猜天子之前
B.身方事汉而暴白/其终始为韩之心/无疑于高帝之妒/其忘身以伸志也/光明磊落/坦然直剖心臆于雄猜/天子之前
C.身方事汉/而暴白其终始为韩之心/无疑于高帝/之妒其忘身以伸志也/光明磊落/坦然直剖心臆于雄猜/天子之前
D.身方事汉/而暴白其终始为韩之心/无疑于高帝之妒/其忘身以伸志也/光明磊落/坦然直剖心臆于雄猜天子之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万户,三万户侯的简称,侯,食邑万户以上,称“万户侯”,三万户侯即食邑三万户,本文的“留侯”即封地在留县的侯爵。
B.辟穀,即辟谷,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又称却谷、去谷等,源自方仙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或在一定时间内断食。
C.司马温公,即《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与《资治通鉴》的编者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
D.履虎尾,古代《易经》中的卦辞,“履虎尾,不咥人”,踩着虎尾巴,老虎要咬人,主凶。后来人们常用整个典故形容身临险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忘故国,刺杀报仇。张良家族多人在韩国做丞相 ,后来韩国被秦国灭,张良不惜家财为韩国报仇,行刺秦始皇。
B.足智多谋,目光长远。刘邦初入秦宫不出,樊哙多次劝告无效,张良以秦因奢而亡作比,循循善诱,刘邦最终退出秦宫。
C.知足常乐,远离小人。在群臣争功时,张良不当“三万户”而选择“留侯”;丢却人世功名利禄,自称赤松子去遨游。
D.志贞心洁,忠心耿耿。张良出身上流,刘邦出自底层,张良以其高超的智慧向高祖刘邦表明心迹,全心全意辅佐刘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2)即不幸而见疑,有死而已矣,弗能内怀忠而外姑为佞也。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下列句子不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秦民大说             赢粮而景从
C.所守或匪亲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合从缔交             鸡豚狗彘之畜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将太子             ②七十者帛食肉
③非能也,而绝江河       ④且夫天下非小弱
庠序之教             ⑥天下集响应
匈奴七百余里             食埃士,饮黄泉
A.①②③/④⑤/⑥⑧/⑦B.①②/③④⑤/⑥/⑧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⑧/⑦
3.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B.于是太子犯法
C.七十者可以食肉矣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王秦族矣
4.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⑧蚓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①⑥/②⑦/③⑤/④/⑧B.①⑧/②⑦/③/④/⑤⑥
C.①⑥⑧/②/③⑦/④/⑤D.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不爱:不喜爱
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B.术业有专攻             术业:学术和技艺
秦有余力而制其             弊:缺点、毛病
C.一夫作难             作难:有困难
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       假:借助,利用
D.长策而御宇内             振:举起
于九国之师也             抗:抵抗
6.翻译下列句子。
(1)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021-05-2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