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弃疾(1140-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①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 海,剑气已横秋② 。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③ ,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 说,来日且扶头④ !


【注】①更筹:古时夜间报更用的记时的竹签。②鲸饮未吞海:没有像长鲸吞海似地狂饮,表现豪饮没有尽兴。剑气:剑的光芒,常喻人 的才华和才气。③蕞(zuì)尔:微小貌。④扶头:形容醉后状态。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起篇四句点题,叙事写景,融为一体,写出了与友人登楼吟赏的快乐,展现了词人性格的豪爽。
B.“唤起一天明月”三句写登楼所见的明月、冰雪、百川之景,表现词人内心的纯洁和胸怀的浩荡。
C.“谁念英雄老矣”三句抒发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愁:朝廷北伐遥遥无期,而自己年岁渐老,功业难成。
D.“来日且扶头”照应上阕的“鲸饮未吞海”,词人约朋友改天一醉方休,来消除心中的深重愁思。
E.全词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写景形象生动,抒情真实感人,反复咏叹中,愁苦之情贯穿始终。
2.“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是全词的关键句,请简要赏析此句。
2018-10-24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热身考试语文试题
2010·山东威海·一模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
2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读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赤壁

辛弃疾


       雪堂迁客,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注】 ①雪堂迁客:即苏轼
1.结合全词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2.有评者认为这首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境相同,你认为呢?试作简要分析。
2017-06-28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09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6-11-18更新 | 855次组卷 | 23卷引用:人教版 高一必修四第二单元模拟高考过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