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名篇名句默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
名校
1 . 用原文句子填空。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出诗人由现实转入了梦境。
(4)《琵琶行》中表现诗人听到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产生共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21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
2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典故写守将曾受皇帝厚遇,临危时誓死相报、英勇赴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郦道元《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写了三峡绵延的山势。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起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 。
2018-10-11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漳州市2018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
名校
3 . 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
(1)《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我所欲也》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邹忌先从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_______________”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_________________”的成效。
(5)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相同。
2018-10-0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
4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晚年四处漂泊、年迈病苦、久客孤愁。他的晚期诗作《登高》对这种生活状态作了生动而准确概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2018-09-2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
名校
5 . 默写名句
(1)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5)《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9-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
6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魏尚典故,抒发了渴盼得到朝廷信任和重用的感情。
(2)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________”一句借助对月色的描写,侧面烘托了琵琶乐的巨大魅力。
(3)《 庄 子 · 逍 遥 游 》 中 , 宋 荣 子 之 所 以 能 不 被 外 界 的 赞 誉 或 非 议 所 动 , 是 因 为 他 能“____________ ”。
2018-09-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
名校
7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蜀道难》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②白居易《琵琶行》中,表明琵琶女内心深处的怨恨情绪在琵琶声暂歇之时表现得更为充分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前,要以之为师;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比喻论证学习应当专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8-3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
名校
8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黄鹤、猿猱这样会飞能爬的动物都难越过蜀道,从而突出了蜀道高峻。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样表达了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这个哲理.
(3)《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8-2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
名校
9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借代修辞展现曹军失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希望后主刘禅能广泛听取下属的意见,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
10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四个字写出了周瑜的儒将风度,“______”六个字就再现了一场历史性的大战。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希望能够“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4)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5)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7)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2018-08-0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