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责任 担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涌钱塘,沸腾世界;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演绎的千变万化,彰显的澎湃向上;亚运会主题潮起亚细亚具有多重意义。

其中“潮”的话题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确定任一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国泰民安、社会祥和来之不易,我们的幸福、便捷生活也来之不易,这凝聚着许多人的辛劳和付出。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多付出一点,最后我们得到的也更多一点。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下列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例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指在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需要有志之士勇担重责,坚定前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在当今时代“己所虽欲,也要慎施于人”。请同学们从下列语句中任选其一,准确深刻理解其思想内容,并结合新时代下青年成长的需要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致知在格物。

④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⑤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⑦慎重如始,则无败事。

⑧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过去几十年里,“垮掉的一代”先后被安到中国90后和00后的头上,类似的代名词还有“小皇帝”“巨婴”等。

材料二:中国90后和00后见证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他们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长大;抗疫斗争中,他们是投身一线的青年医护人员、青年志愿者,积极投入到这场斗争中。

材料三:有学者这样评价当代中国青年:他们不是什么“小皇帝”,或许我们对他们知之甚少,没有真正看到这些年轻人身上与生俱来的中国精神。

请结合材料内容,为学校举办的“青春的风采”为主题的作文比赛写一篇文章。

要求:有适当的批驳意识(可以把整篇文章写成驳论文,也可以一篇文章中只有一个驳论的段落),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1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我们选择了为人类福利而奋斗的职业,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奋斗是曲折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要始终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总书记在团拜会上的讲话

读了上面两段话,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袁隆平在田间地头兴致勃勃努力钻研“新植株”,孔子从师师襄子学习思考乐曲的“奥妙”,黑塞在祖父的藏书室中捞取“珍珠”,王佐良在清华大学的图书馆里感受“新世界”……

这些场景给你什么感受,这些故事给你什么启发?对于读书学习,你有哪些独特见解和个人思考?请结合自身成长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24-01-2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人类之目的在实现自我而已。实现自我者,即充分发达吾人身体及精神之能力至于最高之谓。——毛泽东

②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

请结合材料,以“做自己与为他人”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18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鲁迅先生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请以“我的一点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24-01-18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大声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材料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新时代,我们究竟怎样做一个有益于时代的青年?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1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36 年,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与新生的谈话会上,这样问学生: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 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八十五年后的今天,这两个问题依然值得每一位升入高中、憧憬升入大学的同学认真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1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