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理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罗翔在《确实该聊聊》中提到:多元的知识,它会让人陷入一种碎片化、琐碎化。我们需要拥抱更多的声音,但是我们内心要有一个定见。我们要有一个共相,去能够整合这些殊相。这才是所谓的大学之大。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认为二者哪一个更重要?请结合你的学习或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主张。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意义,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中国语言中,“清”原本指水纯净没有杂质。正是从水的“清”中,引出了其他许多事物的“清”,从自然事物的“清”引申出了“清”的人文和社会政治意义。于是,便有了以清贫、清白、清爽、清高、清逸、清趣等以“清”字为核心的众多词语,这些词从古至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至宝。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对“清”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高中一次中学生成长体验主题交流活动中,同学们在表达了对于实现健康成长,追求高远发展普遍认同的基础上,逐项阐发了讲美德,爱读书,会思考,有才情,敢担当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作用,但是大家对于其中哪一项最重要的看法不尽相同。

请选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项,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

2024-04-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那什么样的人生是诗意人生?有人说是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人说是白居易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也有人说是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有人说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选好角度,拟定在主题班会“诗意人生”上的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1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体/点石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家卡里·纪伯伦在《贪心的紫罗兰》一文中讲述了一则故事:

玫瑰花听到邻居紫罗兰的哀叹,便笑着摇了摇头说:“在百花群里,你最糊涂。你身在福中不知福。大自然赋予了你其他花草都不具备的芳香、文雅和美貌。”

但也有人认为永不满足应是人生追求,正所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生不是短跑比赛,而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追求应永无止境。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15更新 | 2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谚语说:“成见不可有,定见不可无。”成见,是指对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定见是指确定的见解和主张,决不人云亦云。

你对“成见、定见”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0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把美观惊艳的新春联张贴于门上,以辞旧迎新,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可是,对于那些被换下的,同样曾苦心创作或是精挑细选而来的,满载着祝福与回忆的旧春联,抛弃了却也总是让人于心不忍。

对于以上生活现象,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3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半圈半放”的想法,涉及自上而下的管理与自下而上的自主管理两个维度。某计算机公司老总说:“我刚刚建立公司时,采用的是‘由上而下’的方法领导管理团队,也就是我们称为‘指令式’的方法;进入90年代,公司来了一些高素质的年轻人,我就把指令式的方法改为所谓‘指导式’的方法;1995年以后,我就把工作方式逐渐改为‘参与式’——属下提出计划,我来提供意见。这样我身边的人就有了非常大的舞台,他们自己可以做决定。我也由一个‘导演’逐渐变成了‘电影制片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26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一些学校开设了博物课程,组织学生到野外观鸟、观花、采集标本,在校园内开辟“校园农场”,在劳动中学习知识、锻炼品格;在教室和走廊里设置“植物角”或者“植物长廊”,组织学生制作科普知识牌;在关山湖、绿石谷等地进行实地的测绘和设计文旅项目,回归自然,回归大地,让学习“活”起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近年来,各种网络购物节层出不穷,多个平台低价和让利也确实诱人,但消费者并没有展现出以往的购物“狂热”。年轻人对消费已经学会了权衡性价比,他们会在价格的基础上更多地衡量商品的品质、性能以及个人的喜好。

材料二: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

材料三:《老子·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上述材料能给人以启示,请结合你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