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202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时代接轨,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哲学的角度看(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应以意识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
③做事情要以正确的理念作为行动的依据
④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④B.②④C.③④D.①②
2021-11-20更新 | 314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四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如何实现这二目标专家指出: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与具体国情不同,但发达国家碳达峰的现务历程及碳中和的政策走向,对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借鉴意义。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2021年我国八项重点工作之一。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专家观点的理解。
(2)班级举行“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青春力量”的主题班会,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
2021-11-19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有专家指出,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与具体国情不同,但发达国家碳达峰的现实历程及碳中和的政策走向,对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借鉴意义。习近平强调,要做好顶层设计,要求全国一盘棋,发挥各方比较优势。与此同时,将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重点,加速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大规模去碳化,争取实现部分地区提前碳达峰。必须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一手抓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总量控制和利用效能提高,一手抓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替代。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专家观点的理解。
(2)结合材料,分析习近平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体现了“把握世界的规律”中的哪些道理?
2021-11-17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4 . “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着力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这一举措(     
A.表明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B.体现了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C.反映了突破成规陈说是创新的内在要求D.蕴含着想问题办事情要着重抓主要矛盾
2021-11-08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全国两会,有一时“热词”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它们就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目标的提出,宣示着我国更加坚定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定力,继续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者。当前,要在长期碳中和愿景导向下,制定长期低碱发展战略。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实现差别化和包容式低碳转型,不断改革创新,推动全社会经济体系、能源体系、技术体系等转型升级,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根据材料,说明我国在制定和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
2021-11-03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邮、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在全国层面予以统筹。应立足于流域和城市群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业集群,促进高质量发展。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脱离地方基础和能力。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低碳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应实事求是,结合这三个规律及各地、各行业的基础和能力、循序渐进地推进。


(1)结合材料,分析中央部署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是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的。
(2)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尊重客观规律。结合材料并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021-11-03更新 | 34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绿色发展的真谛,也昭示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前景。每一棵树、每一片林都诉说着中国的绿色发展,描绘着美丽中国的绿色底色,也成为中国对全球的绿色贡献。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塞罕坝机械林场始建于1962年。近60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塞罕坝成功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典型。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绿色映底蕴,助力碳中和,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1)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是如何创造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典型的。
(2)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为什么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
8 . 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新目标,为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山西省是以煤为支柱产业的能源大省,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经历经济发展的“阵痛期”,率先降低碳排放,助力我国尽早实现碳达峰,最终实现目标。这体现了事物发展是(     
①事物相互否定的过程   ②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前进性和曲折的统一   ④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要求各地各部门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这表明实现“双碳”目标(       
①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②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③要发挥新发展理念对实现“双碳”目标的决定性作用
④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关于自然环境的新认识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南充市召开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奋力建设美丽南充。下列对材料的哲学理解正确的是(     
①“完整贯彻”体现了分析是综合的基础    
②“全面贯彻”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立足新形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尊重了客观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