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之一是“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结合材料并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的知识,阐述我国是如何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
2024-03-1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碳达峰 碳中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长期任务,等不得,也急不得,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科学有序推进。这件事,要按照全国布局来统筹考虑。“双碳”目标是全国来看的,哪里减,哪里清零,哪里还能保留,甚至哪里要作为保能源的措施还要增加,都要从全国角度来衡量。

兼顾当前与长远,既保障能源安全又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一系列部署正在整体谋划中协调推进。一大批“风光”项目多点开花,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加快推进,新的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正在稳步建立。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不搞‘碳冲锋’,也不搞‘运动式’减碳。我们将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双碳’工作,一定能够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实现“双碳”目标。
2023-12-09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卷(三)政治试题
23-24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3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2022年3月,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海碳中心)获批设立。在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进程中,有些地方不顾经济发展,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只发展零碳产业,激进式、运动式“减碳”。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新要求:要树立“先立后破”的工作思路,纠正运动式“减碳”,平衡好经济稳定发展与碳减排有序推进。


运用矛盾同一性的知识说明旅游业的发展要如何协调平衡好经济稳定发展与碳减排有序推进的关系。
2023-08-09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3.3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3-24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4 . 从矛盾的角度,分析“双碳”工作中的“破”与“立”的关系。
2023-08-0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3.3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5 . 2021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有专家指出,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具体国情不同,但发达国家碳达峰的现实历程及碳中和的政策走向,对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借鉴意义。


说明上述材料中专家的观点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并简要分析。
2023-06-0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6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2022年3月,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海碳中心)获批设立。一方面,海碳中心通过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碳配额交易价格由市场决定,通过价格的波动影响企业的成本和收入,从而推动企业转型,促进碳排放总量和能耗增量的双降。另一方面,海碳中心还将为各类碳金融产品提供有力的资本市场支撑平台,推进碳金融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碳市场的国际化。但是,在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进程中,有些地方不顾经济发展,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只发展零碳产业,激进式、运动式“减碳”。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新要求:要树立“先立后破”的工作思路,纠正运动式“减碳”,平衡好经济稳定发展与碳减排有序推进。


(1)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角度,说明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设立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意义。
(2)从矛盾的基本属性角度,分析“双碳”工作中的“破”与“立”的关系。
2023-06-05更新 | 6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3届高三政治选考模拟测试卷(七)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加强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国一盘棋。要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力的保障“双碳”目标实现的法律体系。地方各级政府要以严格、公正、精准、高效的执法保障“双碳”目标的实现。要加强有关“双碳目标的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全社会逐步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和消费的风气。

材料二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既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开辟道路,也为积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奠定坚实基础。中国推进“双碳”目标是把中国的内在发展需要与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的战略举措。为此,中国按照既定目标和已经确立的政策措施,持续推进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中国努力实现减排目标本身就是对全球气候治理的重大贡献。同时,中国从国际稳定和国际道义的战略高度出发,坚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自身实际能力为世界提供切实的公共产品。中国主动加强与美欧在气候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坚定维护《巴黎协定》确立的治理秩序,利用中国自身的理念、担当与行动推动《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有效落实。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我国为实现“双碳”目标所采取这些措施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中国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时代价值。
2023-05-26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六)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

材料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各地有序推进;要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地方率先碳达峰、碳中和;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争取时间实现新能源的逐渐替代,确保安全降碳。


(1)结合材料一,运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相关知识,谈谈党高度重视实现“双碳”目标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如何实现“双碳”目标。
2023-05-26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一)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该书一经出版,引发广泛学习热潮。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撰写文章《深刻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说明下表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措施给我们的启示。
措施启示
要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带动全局工作,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10 . 材料一2022年8月1日,工信邮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工作原则如下:

统筹谋划,
系统推进
坚持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满足合理消费需求的同时,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贯穿工业生产各方面和全过程。
效率优先,
源头把控
坚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提升利用效率,优化用能和原料结构,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加强产业间耦合链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强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攻关,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应用。
政策引领,市场主导坚持双轮驱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以碳减排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

材料二   《方案》提出,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下表是近几年比亚迪新能源发展的概况:

2018推出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开放了34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首次实现汽车业态从封闭走向开放,为全球开发者和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
2022.3比亚迪正式宣布“停燃”,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车企。在储能产品领域,比亚迪已成功打入美国、英国、德国等全球多个市场,已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近百个工业级储能解决方案。
2022.6建立了11大研发机构,覆盖材料研究、电池、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半导体等各个领域,4万多名研发工程师从事各类技术开发,在全球已累计申请专利3.7万项、授权专利2.5万项。
比亚迪基于新的产业态势,形成了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四大产业协同发展为汽车产业提供了技术研发和生产保障。
(1)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阐释《方案》工作原则蕴含着怎样的智慧。
(2)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概括比亚迪在贯彻《方案》方面取得的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