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5 道试题
19-20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1 . 20世纪初,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新面貌。这一史实启示我们,当前在进行文化强国建设中,必须(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③将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结合起来   
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0-09-22更新 | 1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2 . 自2007年起,某大学的老师们坚持用毛笔手写数千份入学通知书。十余年来,一封封手写通知书承载大学文化基因,成为学子最为珍贵的记忆,也被社会称为“最值得珍藏的录取通知书”。该大学这一举措(       
①能够以优秀文化滋养学子,丰富其精神世界
②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内涵,促进青年成长
③有利于影响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传承汉字文明
④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由中宣部着力打造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学习强国”上线传播以来,因其内容极为丰富,很快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热潮。这是一个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的融媒体平台,由Pc端(网站)、手机客户端两大终端组成,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期刊、古籍、戏曲、经济等资料。这一做法
①说明网络传媒是信息社会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②有利于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③促进了新兴媒体取代传统媒体,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④有利于把握时代脉搏,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樊锦诗,以守住文化之根为追求,为敦煌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奋斗着。20世纪80年代之前,敦煌研究院的壁画保护,缺乏科学手段,缺乏人才和经费。80年代后,樊锦诗吸取国际上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技术和经验,培养年轻专家,提升科学保护水平,抢救保护了大量珍贵壁画。

随着敦煌旅游的发展,莫高窟的游客剧增。曾有人认为文物的意义就在于旅游,文物保护会影响旅游行业的发展,提出“大景区开发模式是大势所趋”,要将敦煌列入“建设规划”并交由企业管理。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坚持“完整、真实地保护莫高窟的历史信息并把它的价值传给子孙后代”的理念,提出并实施“数字敦煌”工程,以数字化真实保存壁画本真信息,将洞窟、壁画、彩塑等加工成高级智能数字图像,开发数字电影,再现敦煌之美。该工程使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游客可以“窟外看窟”,兼顾了保护与旅游,同时还把文物的内在精神和特点告诉年轻人,启发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和祖国河山。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如何守住我国传统文化之根。
(2)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中人们对文物价值的不同看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高度赞誉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希望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大时代提供大际遇,大舞台成就大梦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新时代的浩浩大势,吹响了为建设强国伟业再立新功的新号角。身处强国时代的中国青年,将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亲手成就这个人类发展奇迹、这个世界大势变局、这个民族复兴伟业,何其幸哉!这是一场更持久更艰巨更伟大的复兴之战、民族之战和英雄之战,前进的道路必将布满荆棘和挑战,就像习近平总书记生动比喻的那样,这是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青年人和革命前辈们一样,去摆脱围追堵截、去克服重重封锁,去攀登绝顶雪山、去走过泥淖草地,去传承起流淌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自强基因,去担当起属于这一代青年人的责任使命。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中国青年怎样才能担当新时代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6 .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材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②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
③要进一步增强抵御腐朽文化的能力   ④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湖南省委宣传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强调以“感悟红色文化”为主题,组织中小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读红色图书、观红色影片、唱红色歌曲、听红色故事,在润物无声中给中小学生以心灵震撼、精神激励和思想启迪。开展这些活动(        
①旨在提升中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健全向上的人格
②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可保证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增强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8 .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劫。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这一论断表明(       
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B.马克思主义可以取代中国传统文化
C.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020-08-03更新 | 21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全国体育单招思想政治模拟试卷(九)
9 . 红色播报、红色基地、红色寻访……某市积极整合党史资源,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活动宣传党史文化,使革命文物活了起来,让革命历史更有温度。这一做法旨在(       
A.从理想信念中汲取前行力量B.将文物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
C.宣传革命文化提升科学素养D.用当代新技术再现革命场景
2020-07-11更新 | 2352次组卷 | 42卷引用:专题1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0 . 由文化部门组织的2019年戏曲“百戏盛典”活动,使观众欣赏到多剧种、多剧目、高水准的戏曲艺术表演,网络直播观看量超过300万人次,网络平台播放量超过1.3亿次,掀起了一股赏戏曲、话传承、谋发展的热潮。材料说明(       
①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市场的发展能满足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③文化的传承必须坚持现代化发展方向                 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要协调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7-11更新 | 2191次组卷 | 34卷引用:专题1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