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5 道试题
1 . 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等主旋律影片以鲜明的主题、丰厚的内容、浓郁的情感讲述中国故事,赢得广泛的喝彩和共鸣,创造了史上最强国庆档。材料启示我们,开展文艺创作要(       
A.用统一的形式与风格反映社会生活B.选择现实题材以适应文化市场的需求
C.以市场化推动文艺作品质量的提高D.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贴近大众精神生活
2020-07-11更新 | 1941次组卷 | 36卷引用:专题1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 . 越来越多的国产综艺节目以更流行通俗的表达,将文化自信融入一茶一饭、一物一景,在平实的细节里、显见的差异中呈现文化的深度与内涵,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这有利于(       
①展现民族文化的优越性                                     ②增强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
③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④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7-11更新 | 2372次组卷 | 40卷引用:专题1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 .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敦亲睦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外交理念。我们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就是要诚心诚意同邻居相处,一心一意共谋发展,携手把合作的蛋糕做大,共享发展成果。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①彰显了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
②表明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取决于时代的变迁
③增强了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信心
④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范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7-09更新 | 7733次组卷 | 112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1(四川、陕西、内蒙古、青海、宁夏专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践出真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班同学以“如何做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统一”为议题开展研学活动,搜集到以下三个事例:

事例一:甲地曾经是出名的矿山污染村。近年来,当地下定决心进行生态修复,坚持“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培育生态文化、构建制度体系”为主要内容和标志的“两山论”实践模式,把保护环境的意识融入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发展特色农业、休闲旅游等富民产业,吃好“生态饭”。让“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故事成为佳话,实现了腰包和生态的双赢。

事例二:乙地过去是绿草萋萋的大草原。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该地通过“体育+旅游+文化+娱乐”的形式,举办汽车越野赛、草原狂欢夜等各类户外赛事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来,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近年来,由于过度开发,草原出现了一道遭黄色的“伤痕”,“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风光不再,游客数量大幅减少,百姓的腰包又瘪了下去。

事例三:丙地以前畜牧业发达,种植业和牧业曾是乡亲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该地新建了水库,为保护水源,采取了稻改旱、退耕还林、禁牧等政策。但因未能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后续发展能力减弱,“饿着肚子保生态”的困境亟待解决。


1)比较上述三个事例,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甲乙丙三地出现三种不同结果的原因。
2)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作用。
3)为更好地了解深圳某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走进绿色社区”的调研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三个调研主题。
5 . 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材料表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
A.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D.推动物质文明大发展
2020-03-18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统一招生考试政治提升卷四
6 . 无论长征精神、红船精神,还是铁人精神、雷锋精神,抑或女排精神、改革开放精神...革命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前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引领和支撑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凸显了革命文化
①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不断丰富②具有创新精神,决定了社会发展历程
③具有革命性,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④具有民族性,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要求我们
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③要坚定文化自信,将传统文化全盘纳入教育活动中
④必须让外来优秀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推出众多“网红”文化创意产品,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从“胶带”到“冰箱贴”,一年卖出10亿元, 使文物“活起来”。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以经济效益为基础
③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能够推动现代文化和现代社会发展进步
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能创造经济效益,又能增强文化自信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9 . 乡村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N市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不断压实党建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育党员骨干,向软弱涣散村、贫困村、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全面选派第一书记;加快培育各类自治组织,引导农民说事、议事、主事,探索搭建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民主协商平台,规范民主议事程序;通过建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形式,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持续培育乡村文明新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这样就形成了以农村党组织为核心,以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以群团组织和民间组织为补充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为破解乡村治理困境指明了方向。

材料二该市政府深入挖掘微风皖韵地域文化内涵,设立徽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专项资金,整体推进微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支持文房四宝、竹木石砖雕、擞菜、宣纸制作等旅游企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举办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的整合转化;推动建设农民文化乐园,实施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进企业”活动,深化文明创建;深入,挖掘和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上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立家训家规、传家风家教,倡文明树新风、革除陈规陋习等活动。

(1)结合材料一和政治生活知识,分析N市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对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N市政府的举措是如何助力当地文化发展的。
2020-01-04更新 | 22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政治生活
2019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名校
10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参与。应该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努力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我们不仅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且一定会实现“天下大同”的世界梦!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绵延不绝
②中华文化能够反映全球各民族诉求和人类共同愿望
③实现伟大中国梦,要把握好时代脉搏,树立高度文化自信,弥合多元文化差异
④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