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在危机中孕育新机,于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变局中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格局,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材料一   经济内循环主要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形成循环。


(1)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同时也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3亿户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且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依然面临着生产体系内部循环不畅、供求脱节、科技创新等“卡脖子”问题突出、经济结构转换复杂性上升等问题。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市场收缩,世界经济陷入持续低迷,西方主要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冲击。面对内外部变化带来的新矛盾和新挑战,必须顺势而为调整经济发展路径。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将会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进而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要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经济意义。

2 . “闽宁模式”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生动范例。1996年,党中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25年来,闽宁两省区按照党中央指引的方向、明确的路径,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推动宁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在福建的大力支持下,宁夏实施“移民吊庄”工程,把123万生活在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贫困群众搬迁安置到自然环境和发展条件优越的地区,挪出穷窝子。积极探索福建技术+宁夏转化,福建市场+宁夏产品、福建企业+宁夏资源等模式,推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从单向扶贫解困到经济合作、产业对接、商贸往来互利共赢,群众增收致富有了源头活水,过上了好日子。发挥福建教育的优势,通过“互联网+教育”开展教育培训,保障贫困人口子女能上学上好学、劳动力学技术能就业,大力弘扬宁夏人民“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引导贫困群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拔掉穷根子。实施危房危窑改造工程,让170多万困难群众住上安全房,综合用好医保、低保、临时求助、高龄津贴等政策解决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问题,解除穷绊子。

25年来,“闽宁模式”让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积累了宝贵经验。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闽宁模式”在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历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2021-05-15更新 | 3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3 .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上海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承载地,也是国内大循环的一个关键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枢纽链接。

“大虹桥”助力新发展格局

“大虹桥”是“上海的虹桥”,也是“长三角的虹桥”,更是“面向国际的虹桥”。

2021年国务院批复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绘就了“大虹桥”蓝图,以交通枢纽为基础,突破了原来上海虹桥行政区域范围,聚合了上海、苏州、嘉兴三地乃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优势资源。“大虹桥”正在成为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要素出入境集散地。一个全球高端要素配置的新高地、长三角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新平台正在形成。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有产业、商贸、会展等突出优势。虹桥商务区通过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会展经济等现代产业经济集群,建成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新平台;同时在金融、科创等方面发力,可以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区域,加快建成世界级产业集群。目前,长三角区域已逐步在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分工、基础设施搭建、交通互联、人才培养等领域进行合作,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定位升级、开放升级、功能升级的“大虹桥”,势必将成为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载体。


结合上述材料,从宏观调控的手段和产业结构的角度论述:“大虹桥”助力新发展格局。
要求:
(1)运用相关知识概括“大虹桥”助力新发展的两条路径,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事实进行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2021-05-08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4 .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某市将贫困户“嵌入螺蛳粉产业链,探索出一条“种养结合、特色发展、规模种植、示范带动”的“造血扶贫”新路径。该市各县区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田螺、豆角、木耳、酸笋等螺蛳粉原材料生产基地,在满足螺蛳粉产业快速发展需求的同时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该市“造血扶贫”的成功得益于(     
①综合利用生产要素,壮大特色产业规模
②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实现精准扶贫脱贫
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④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贫困人员就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为今后数字乡村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目前,中国移动已在新疆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展农业智能滴灌试点,每亩可节水40%以上,作物平均增产25%以上,降低人工费用70%以上,增加农民收入400元/亩。有的地方推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促进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新产业发展。有的地方支持电商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支持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数字乡村建设正让乡村振兴蓝图变成壮美现实。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2020-08-07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文综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8年4月,新江安吉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提出愿意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肯定他们的做法。截至2019年3月白茶苗捐赠种植全部完成。黄杜村共捐赠茶苗1665万株,种植5377亩,覆盖3省4县贫困户1862户,茶苗定植后成活率在95%以上,带动了当地白茶产业的发展,一些贫困户开始受益。

为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指示,浙江有关方面仍在持续发力,着力探索一条“捐得准、种得活、长得壮产出高,销路好”的可持续产业扶贫路径。


(1)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白茶苗扶贫”模式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义。

材料二:为解决种植后茶叶“有产品无大品牌”的局面,浙茶集团全程参与此次脱贫攻坚任务,承诺安吉“白叶一号”茶苗捐到哪里,浙茶集团的加工、品牌和承销就跟到哪里。


(2)浙茶集团的扶贫承诺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哪些启示?
2020-05-04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B卷)

7 . 2019年5月27日,湖南日报推出《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崛起——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文。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部地区崛起必须是绿色崛起,要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强化环境建设和治理,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这一重要论述,为湖南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崛起指明了方向路径。这些年来,湖南以“一湖四水”为主战场,扎实推进长江岸线保护治理和生态修复,深入实施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和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积极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以城乡污染整治为重点,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使老百姓享有乌语花香、田园风光;加强生态修复、推进污染防治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既统筹左右岸、上下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又统筹水、路、港、岸、产、城等各方面发展,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


(1)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2)结合材料,运用“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知识,说明湖南省的绿色崛起之路对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的启示。
2020-01-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汪清县六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消费扶贫是指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和服务,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这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是一种可持续的扶贫机制。

近年来,陕西省岚皋县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路径,架起了农产品走出大山的“金桥”:通过“线上+线下”,推出岚皋好产品;重视“转型+提升”,打造岚皋好品质;关注“文旅+生态”,提升岚皋好环境。如今,吉林人参、江西蜜橘等借力消费扶贫,成为各大电商平台消费者追捧的爆款,从而也带动了很多青年回乡创业。

毕竟决定消费者能不能持续购买的,是产品的质量和特色,只有供需双方互惠互利,才能让双方都能得到实惠,使供需双方都有“消费扶贫”的意愿。大力发展消费扶贫,可以让农民看到自己产品的价值,为他们带来劳动脱贫致富的动力和尊严,更使东西部地区加强合作和交流,促进共同发展。从长远来看,消费扶贫比起“直接给钱”式扶贫,更能有效拓展扶贫的深度和高度,提升扶贫的质量和效率。当然,消费扶贫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流通不畅、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还用经济知识说明消费扶贫为什么是—种可持续的扶贫机制。
9 .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一系列经济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部分指标


注:2019年美英德等国的数字经济GDP占比均超过60%,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1)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经济信息。

材料二   数字化转型浪潮涌动,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体。当前,面对部分产能过剩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企业盈利空间变小问题,企业纷纷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实现数据自由流通、自动化流转、有效管理和充分应用,可以有效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价值的提升。数据管理能力是大数据和数字经济深入发展的基础,页是企业管好和用好自身数据、充分发挥数据价值的前提。未来,建立和持续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将成为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的关键。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发展数字经济对企业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   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区块链技术大有可为。利用区块链具有的防伪造、防篡改、可追溯的技术特性,可在数字版权、知识产权、证书及公益领域建立全新的认证机制来改善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可推动相关政府部门信息公开;可帮助监管部门获取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信息;利用技术公司开发的小程序,可为民众更多地参与到小区社会治理中提供可行路径;可深度分析单位时间物资、资本的集中流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领域提前预判;在司法、执法等领域,运用区块链电子存证,可有效解决电子数据“取证难、示证难、认证难、存证难”等问题。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区块链技术是如何加强社会治理的。
2020-07-06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十二校2020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10 . 2019年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设立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是资本市场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创板设立对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是
①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②拓宽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渠道
③助推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
④增强我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A.②-④-①-③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D.③-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