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2 道试题
1 .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的公告》称,自2023年1月 30日起,符合条件的退运进境商品可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出口时已征收的出口关税准予退还。该举措的考量是(     
①完善我国税收政策,降低国际市场准入门槛
②为跨境电子商务注入信心,发展开放型经济
③稳定和扩大国内消费,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④降低跨境电商税收负担,稳定企业出口预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3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作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

材料一   我国是拥有300万平方千米主张管辖海域、1.8万千米大陆海岸线的海洋大国。随着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进程,我国在全球的海洋利益不断扩大,在极地、深海、大洋,我国也有着广泛、普遍的海洋权益。

当前,我国面临着海洋权益争夺加剧、海洋安全形势日趋尖锐、海洋资源遭到掠夺、海域被瓜分等问题。为此,我国加强海洋战略通道和关键节点安全常态化保障机制,积极推进海外战略支点建设,建立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权益保障机制,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深度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海洋治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材料二   蓝色图景里蕴含着蓬勃的发展生机。S省有3500多千米海岸线,近16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近年来,该省印发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高水平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日前,该省拥有省级以上涉海科研院所55家,涉海类院校22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海洋产业关键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态势明朗。2022年,该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8.9亿吨,跃居全国沿海省份第一位。陆海统筹让港口在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中成为更重要的枢纽。海洋经济的活跃度体现在海洋产业的产值上,该省海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海洋渔业、海洋文化、滨海旅游、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勘探开采、海上风电等产业塑成优势,高质量发展的“蓝海”正在不断拓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S省是如何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3 . 2023年9月20日,第七届中国(南非)贸易博览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开幕。近400家中国外贸企业参展,展会涵盖了电力能源展、消费电子,纺织服装展等6大板块,共吸引当地近2万名客户来到现场与展商进行高效对接,成果显著。由此可见(       
①两国寻求经济互联,推动构建中南命运共同体
②两国推动供求对接,搭建南北合作共赢新平台
③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积极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
④中国推进贸易强国,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9月4日至6日,在重庆举行的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产品科技感十足。本届智博会上,来自不同层面的80余家链长链主企业和40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近3000个源头创新和前沿成果集中亮相,折射出我国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实力不断增强,新动力持续“焕新”。可见,我国(       
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②以新能源汽车为抓手,畅通经济大循环
③发展多元创新主体,建设新型举国体制
④依托产业智能平台,助推虚拟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合同节水管理是发展节水产业的重要抓手,必须大力推广合同节水管理,以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材料一       2023年8月8日,国家水利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广合同节水管理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为推广合同节水管理、促进节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措施》提出:实施差别化水价政策,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激发合同节水管理市场活力;支持节水技术研发推广,建立健全节水技术标准体系,强化合同节水管理技术支撑;采用合同节水管理实施的节水项目,可按相关税收优惠目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材料二       甲公司专注于智慧节水关键技术系统性研发,其研发的“XX”系统节水应用技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并获得批准。2022年7月,甲公司发现乙公司为某高校提供的节水技术方案中擅自使用了甲公司的“XX”专利,造成甲公司损失。于是甲公司向法院提起侵犯专利权的诉讼。2023年12月20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决乙公司侵权。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国家9部门联合印发《措施》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谈谈本案中的证据应由谁提供并指出乙公司应承担的侵权责任。
6 . 我国站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说明我国坚持(       
A.创新发展B.共享发展C.开放发展D.绿色发展
7 .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一种或多种服务。该方案能够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加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①根本目的在于最大化利用社区公共空间
②能够解决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
③表明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 年,国内多个省份相继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包括海南、云南等13 个省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8个省份的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了 2000元以上。

材料二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成功从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然而在财富积累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不同阶层和个人财富拥有量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多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意义。
(2)请就“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实现居民财富可持续积累”提三条建议。
9 . 据统计,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的全国占比已由 2012 年的 21.3%、19.6%提高到2022年的 22.1%、21.4%,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分别从 2012 年的1.69、1.87 下降至 2022年的 1.50、1.64。 材料表明(     
①我国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
②我国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③中西部地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④我国已经构建起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会议,提出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材料一   在东北。“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建设正在加紧推进,新卫星正在进行发射前的准备;辽宁大连最新一代节能环保型集装箱船正在进行航前调试;黑龙江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

东北是老工业基地。在内蒙古,当地依托风光资源,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在建和拟建的新能源规模超1.6亿千瓦,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在吉林,沿松花江的29个文旅项目正加紧建设,当地利用生态资源和冰雪经济,不断将“冷资源”打造成为“热产业”。

东北扩大黑土地保护实施范围,今年黑龙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超过2亿亩,总产量保持在1500亿斤以上。辽宁盘锦160多万亩水稻丰收,蟹稻共作的绿色种养模式,让农民既丰产又丰收。

近年来,东北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加大对高校办学支持力度,提升全民特别是年轻人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材料二   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今年前八个月,经满洲里铁路口岸开行中欧班列3300列,同比增长6.08%;在黑龙江黑河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的主体建设已接近尾声。未来,这里将为跨境电商运营、仓储物流等提供便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东北各地是如何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阐述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积极作用。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