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2 道试题
1 .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开辟了一条属于中国但又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需要(     
①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推动有效政府和有为市场相结合
③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调动各种所有制的积极性
④构建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2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存在“三不”难题。“不愿转”,有的企业认为眼下还不到必须转型的时候;“不敢转”,中小企业转型成本高、试错能力弱,对数字化望而却步;“不会转”,与大企业相比,众多“没钱、没人、没技术”的中小企业转型能力弱。下列解决“三不”难题的措施及其传导路径分析正确的是(       
①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转型资金支持力度→打消企业转型顾虑→解决“不敢转”难题
②政府加强公共服务→制定数字化转型标准规范→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解决“不愿转”难题
③大企业带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提升上下游协同效率→解决“不会转”难题
④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提高数字化产品价格→解决“不愿转”难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之下,减税降费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关键举措。

材料一   税收政策会对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利益产生重要影响。假设某制造企业的某一产品当前销售单价为9.8万元(其中包含企业每销售一件产品应缴纳的税额1.8万元),年销售量10万件。现对该企业销售产品实行免税措施,免税后单价为9.2万元,年销售量为13万件。

材料二   就我国近年来实施的减税降费措施,某校高一时政学习小组学生设计了以下表格。

项目具体措施
免税减税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留抵退税对增值税的留抵税额提前实行大规模退税、重点支持制造业,预计2022年全年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加计扣除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

注: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留抵退税,就是把增值税期末未抵扣完的税额退还给纳税人。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目前对先进制造业的增量留抵税额予以全部退还。加计扣除,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在实际发生数额的基础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数额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

结合以上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减税降费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业基地,拥有独特的优势:地处东北亚,与俄罗斯、朝鲜接壤,是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区位优势独特,生态资源、能源资源等条件较好,工业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巨大。但在东北地区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东北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低,新动能发展不足,虽然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稳步提高,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民生得不到切实保障。

2023年9月1日,习近平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努力走出一条新路子,共同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东北地区是怎样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
(2)东北乃至全国的发展也需要青少年的努力。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3-12-22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周年。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与6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以及国际和区域组织签署了107份标准化合作文件。2013年—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在共建国家建设了一系列标志性项目。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①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的决定性因素

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③为共建国家实现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途径

④有利于推进制度型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建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是我国在国内外形势下经济发展的新战略选择。

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

未来产业,则包括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①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摆脱传统增长路径     ②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高速度发展新阶段
③依靠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     ④要坚持把未来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3年中央财政预算报告显示,中央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0625亿元。其中,一次性安排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专项转移支付5000亿元。分省份看,四川、河南均获得超过5000亿元的转移支付,排前两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我国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
②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③通过完善第三次分配,进一步保障民生福祉
④宏观政策维续发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R&D经费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投入规模及水平的重要指标。2022年美国、日本研发投入分别占GDP总量的2.8%、3.2%。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为增强国家发展力、引领力、生存力提供强大支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动力引擎和战略支撑。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但还存在光刻机等35项关键技术“卡脖子”的情况。而部分国家加强关键技术管制,需要我们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1)解读材料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而科技自立自强的唯一出路是自力更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9 . 数据信息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而数字信息的处理是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效益,我国推行了“东数西算”工程,其中,数据中心上架率是该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下图为全国部分地区数据中心上架率。

注:数据中心上架率是指已上架的服务器数量/机架可承载的服务器数量。
据此,可以推断(     
①地区间算力分布不平衡,需要优化数据中心布局
②提高数据中心上架率,能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③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有利于促进数据价值释放
④优化区域间算力分布,能够促进数据要素合理配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3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①要把自主研发创新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
②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高速度发展新阶段
③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要坚持把未来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