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主观题-简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怎样贯彻新发展理念?
2023-08-11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主观题答题模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7月19日,江西经济半年报出炉: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397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9%,两年平均增长6.7%。工业、消费、投资……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需求全面回升,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新兴动能加快发展,就业物价保持稳定。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江西推动全省经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一是坚持把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环节,大力培育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兴产业。二是深度对接沿海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融入国内大循环。三是今年5月以来,江西应势出台产业链“链长制”,明确省领导担任有色金属、虚拟现实、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14个产业链的链长,不遗余力保护好市场主体,为发展积蓄了力量。四是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设立以来,江西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助力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半年,江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达597.1亿元,增长26.3%;南昌机场航空国际货运总量2.8万吨,同比增长4.4倍。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知识,说明江西省是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023-07-30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经济与社会综合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某市狠抓传统行业数字化、自动化改造提升,船舶行业高端产能改造、水产行业精深加工全流程自动化改造等一批示范项目加快推进。一季度,工业技术改造保持高速增长,完成投资23.8亿元,同比增长94.6%。同时,数字经济发展提速扩量,一季度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约16亿元,增长20%以上,随着一批数字经济产业项目投产上规,预计全年数字经济指标还将延续好的增长态势,生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海岛样板。

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发展数字经济的意义。
2023-07-26更新 | 17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江苏卷变式训练经济与社会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一些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各种应用程序(下称APP),为人们学习、购物、出行等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有些APP在用户下载安装过程中,“越权”获取用户通讯录、位置、录音、短信等信息(下图),成为公民个人隐私泄露的主要渠道之一,并由此衍生出规模庞大的“黑灰”产业链。



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发APP有哪些积极意义?
2023-07-03更新 | 9次组卷 | 2卷引用:九省联考贵州卷变式训练之经济与社会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新经济形态。近年来,伴随市场机制和分配制度完善,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增长(见下图)。

   

在数实融合进程中,数字要素是新型生产资料,数字平台则发挥资源连接器作用,可以精准捕捉用户需求,并催生新的生产模式。专精特新“小巨头”无锡某公司基于某智能办公软件开展智能协同,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线上检测,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精度,工艺质量上升73%,订单交付率上升50%,设备维修成本下降80%。除了制造业,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断丰富,涉及研、产、供、销全链条,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普惠农民持续增收。

有观点认为,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必须实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023-06-20更新 | 447次组卷 | 6卷引用:模块一:基础夯实专练 专题二经济与社会
6 . 新时代,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空前提升,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2-2020年,我国GDP和研发经费投入情况分别如图表一、二所示。


   

材料二   当前,面对气候变暖、能源资源短缺、粮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世界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找到有效应时途径,需要各国加强协调,共同加强全球科技治理。作为开展最前沿研究“超级平台”的各类大科学装置,对资金投入要求高,需要多国共建。新时代中国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实施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与16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关系持续发展。被誉为“中国神草”的菌草,帮助发展中国家开辟出脱贫致富和环境保护的新路径。中国已参与涉及科技的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积极为全球知识产权体系、国际技术标准体系和产业技术发展规则的改革完善贡献力量。


(1)概括材料一中图表一、二反映的经济现象,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
(2)结合材料二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论证中国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合理性。
2023-05-26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河北卷变式训练之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使用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全新表达,特别强调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用好市场优势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企业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主体。2022年我国市场主体突破1.69亿户,增长迅速。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3/4。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35.5万家,有效发明专利总数达232.4万件。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在132个创新体中,中国排名11位。可见,企业在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要看到,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瓶颈桎梏仍未完全破除,大企业创新策源不够、大而不强,中小企业竞争力仍待提高、创新能级不足,具体表现为“四难”:一是创新决策中企业话语权与主体地位不匹配,企业自主决策能力提升难;二是创新活动组织应用导向不足、利益诉求不一致,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协同合作难;三是创新要素在高校院所和企业间双向流动机制不健全,高端研发人才向企业集聚难;四是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和保护机制不完善、政策协同不够,企业通过创新获得回报难。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我国要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2023-05-17更新 | 453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4 我国的经济发展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请列出《经济与社会》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的思维导图
2023-04-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思维导图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在国际竞争中,“中国制造”有哪些优势?结合教材和你了解的当前“中国制造”走出国门面临的挑战,为我国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提出建议。
2023-04-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探究与分享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三角一体化,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长三角创业地图”为创业者实现了人才、资金、项目、政策等各种资源的“一站式”配齐,各类战略科技力量的不断提升、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为未来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完善,打下了坚实基础;推动与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水平,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聚焦“科创十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破圈”交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毗邻大城市的小城市,积极承接大城市功能疏解,拉长大城市长板,补齐大城市短板,优势互鉴、功能互补、界限消弭,共同发展“都市区经济”“都市圈经济”,实现“1+1>2”的要素整合效应;多措并举,建设国际开放枢纽,“开放是最大的优势”,今天所追求的国际化,不仅是表面的、量的层面的国际化水平,更需在内在功能、底层逻辑等方面对标国际、接轨国际、引领国际,体现出“质”的竞争力。长三角地区的长足发展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23-04-24更新 | 494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3年辽宁卷变式训逻辑与思维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