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2020年9月22日迎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感受乡村振兴魅力,展现劳动创造之美。

◆助推乡村振兴

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扶贫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三农”投入力度,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知识,说明如何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弘扬劳动精神

2020年9月10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20〕7号),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旨在突出劳动价值观念的培养,弘扬劳动精神,使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奋斗。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班级拟举办“弘扬伟大劳动精神”主题演讲活动,请你撰写演讲提纲。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②综合运用经济知识加以阐述,理由充分,合乎逻辑。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左右。
2020-11-06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山东专用】必修1: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精测)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11月8日,首届中国碳市场大会在上海举行,主题是“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碳排放权交易,顾名思义,就是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成商品一样来买卖。交易前,政府部门将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即碳排放权,分配给企业等重点排放单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中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作用,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在经济生活中,如果企业实际碳排放低于配额,可以把差量部分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出售;如果企业实际碳排放超过配额,可以按照市场价格从其他企业购买配额用来抵消超出的碳排放,或者选择接受政府罚款。


准确可靠的数据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国务院生态环境部一直高度重视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对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一旦查实将依法严肃处罚。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知识,说明我国建设和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   2022年以来,中央企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22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有序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全力服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发挥了骨干中坚作用;2022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3786亿,同比增长19.7%,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至2022年上半年,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基本完成,完成率超过95%;2022年夏季招聘活动启动以来,全国国企的新招录高校毕业生7.7万人,其中央企新招录的高校毕业生是3.5万人,同时,央企还招收了就业见习毕业生3.8万人……中央企业在保民生、促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央企业是如何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

材料三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一诺千钧,言出必行。3年来,我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作出顶层设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截至2023年9月,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2.82亿吨,累计成交额达137.22亿元;我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钢铁约3亿吨、水泥4亿吨;全球首台超大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具有自主品牌的“华龙一号”等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堆技术批量应用,氢能、燃料电池、新型储能等前沿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我国的绿色低碳发展,步伐坚实有力。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发挥制度和政策优势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的。
2024-03-1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碳达峰 碳中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增强信心底气】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2023年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数量为244家,比2013年增加了54家。中国企业500强的系列榜单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具有明显的行业属性,他们发挥各自优势,呈现各自发展特色,共同支撑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在创新发展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国际化经营中都取得积极进展,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发展韧性、提高发展动力。民企500强纳税总额占全国税收总额的7.51%,就业总数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1.5%。358家企业参与乡村振兴,329家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

202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再次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决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只有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中国经济才能走得稳、走得好、走得远。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的理解。

【直面堵点卡点】

国内大循环是新发展格局的主体,对于形成内生发展动能、掌握发展主动权意义重大。近年来,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要看到,国内大循环还存在不少堵点、卡点、断点,实际工作中还有一些认识和行为偏差。

我国产业链还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中低端,总体上大而不强、宽而不深、全而不精,产业链面临中高端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向一些发展中国家分流的两头受挤压力。近些年美国对华科技遏制不断升级,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法案和管制措施更是变本加厉,我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凸显。一些地方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领域“外招内定”、“明招暗定”行为屡禁不止。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化认识,优化政策,改进方法,紧抓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阐明如何通过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来助力高质量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材料一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聚焦粮油等农业六大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业领军企业,持续扩大“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影响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和作用发挥;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强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持续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材料二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良好的国际环境。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各种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一方面,“全球南方”国家蓬勃发展,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恃强凌弱、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小院高墙”“脱钩断链”等论调层出不穷,个别国家枉顾联合国宪章精神的单边主义行动加剧了世界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

“应当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这是中国关于全球治理的最新主张,具有鲜明时代性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河北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对推进乡村振兴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应如何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2024-05-12更新 | 27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三)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5 . “东北粮仓”“共和国长子”……一个个历史称谓,彰显出东北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农业基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东北区位优势独特,这里建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这里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在振兴之路上,营商环境之弊曾是东北振兴之痛,民间甚至出现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2023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深刻阐述了东北地区肩负的重要使命,指出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作出了重要部署。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阐述国家部署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深刻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的国际局势影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压力。为此,党中央提出,要在促消费稳外贸的同时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材料一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已实现跨越式提升。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行政分割、布局不平衡、公益性与市场性兼顾不够、创新型产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和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扩大有效投资,关键在于坚持精准有效投资导向。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当前基建投资由政府主导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找准基建发力点,实现扩大“有效”投资。
2022-07-08更新 | 5152次组卷 | 7卷引用:考点10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将达55%:到2030年数字经济体量有望突破百万亿元。

材料二   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将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牢牢掌握数字经济发展立动权。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加快深化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持续提升数字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筑牢数字安全屏障。


解读材料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说明发展数字经济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济意义。
2023-02-11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必刷题 题型05 图表类主观题

8 .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实施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1年12月6日,山东省十三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拟通过立法加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条例》主要从水资源保护原则、水源涵养、水资源配、饮用水保护、生态补水、地下水管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以及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体系等环节,对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作出了具体规定。

为了让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条例》重点对黄河三角洲植被保护、公益林建设、陆生野生动物和水生生物保护、栖息地保护、外来物种防控等作出了详细规范,通过恢复水系连通、加大生态补水,着力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提高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

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容易发生退化,恢复难度大且过程缓慢。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保护区外其他区域的生态影响日益严重,甚至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为此,《条例》围绕黄河三角洲综合治理、河口整治、黄河故道修复、土地复垦、自然保护地修复、植被修复以及地下水、大气、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明确了修复措施和修复内容。


(1)结合材料,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角度,说明加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对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建设生态文明,人人有责。请你为加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每条16个字以内。

9 . 面对新冠疫情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我国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面对国际贸易新形式,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原来出口的商品现在转为内销,国内市场就会增加一批质优价好的商品供消费者选择,消费者的生活品质将得到提升;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需求不足,难以支持外贸型企业生存,最终将影响消费者生活质量。

材料二   当前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内消费投资下滑,国内经济循环受阻,加强“两新一重”建设,是当前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抉择。“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 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主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加大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投资,推进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强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为各行各业和生产生活提供了“新联通”,对释放有效投资红利,激发社会消费活力,促进国内大循环意义重大。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知识,分别说明两种不同观点各自的合理性。
(2)加强“两新一重”建设对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具有哪些积极作用?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列出每条作用的推导过程。
2021-08-25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天津卷变式训练主观题篇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不同时代的青年关注的社会问题是不同的。百年前的青年关注的高频词是“德先生”“赛先生”“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百年后的青年则关注“建党百年”“强国有我”“人工智能”“冬奥之约”等。

材料二 随着2022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日益高涨。据有关机构预测,中国冰雪产业的市场规模将发生巨大变化(如下图)。随着冰雪产业的发展,相关配套的服务都需要提升,对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中国青年关注点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说明中国发展冰雪产业的经济意义。
2022-05-18更新 | 612次组卷 | 4卷引用:押新高考第18题(统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