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 年,我国新能源车生产958.7 万辆,同比增长35.8%,销售949.5 万辆,同比增长37.9%。 我国新能源车持续较快增长,产销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多年来,为优化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环境,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我国政府相继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在新能源车发展壮大过程中,政府还采取了购车补贴、减税优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多年来,我国新能源车相关企业坚持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了从原材料、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新能源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领域不断取得创新突破,性能和品质有了极大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不断跃升。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车还通过出口和本地化生产两条路径推进全球化战略。某车企不满足于在国内新能源车的最高市场占有率,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相继在乌兹别克斯坦与本地车企合资生产新能源车,在印尼与泰国分别投资建设新能源车工厂。2024年1月,该企业在匈牙利建设其首个欧洲新能源乘用车工厂,此举既提高自身产品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又积极应对欧盟对中国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发起的反补贴调查。

当前,在全球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我国新能源车正快步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新能源车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当前,我国正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向“实”———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总量全球占比超50%。2023年,全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8%。

向“新”——积极打造生物制造、新能源汽车、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2023年上半年,第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达到66家。

向“未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当前,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超过600万人年,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21.2万件,均居世界第一。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就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024-03-21更新 | 1670次组卷 | 24卷引用:3月时事速览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了让本届亚运会开幕式振奋亚洲、惊艳世界,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浙江省政府高效联动,统筹协调,让开幕式各项工作顺畅运行。176家中国企业赞助本届亚运会,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国有企业,为开幕式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开幕式智能照明和控制系统服务由民企耀有光科技集团提供。亚运数字火炬手、绿色零碳甲醇燃料点燃亚运主火炬、数字烟花……生动诠释了“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

材料二   亚运会承载着亚洲人民对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向往。亚洲各国虽然发展程度、文化传统、政治制度不尽相同,但作为山海相连、人文相亲的命运共同体,亚洲人民以体育促和平,坚持与邻为善和互利共赢。亚运会以体育促包容,增强文明自信,坚持交流互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解读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惊艳背后的经济密码。
(2)亚洲国家差异性大,但亚洲文化和而不同、包容性强。结合材料二,分析包容性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4 . 今年春节,你看电影了吗?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13日12时27分,2024年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40亿元,观影人次超7790万。近几年来,依托互联网技术,我国电影行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国产电影,无论从产量还是从票房规模上都经历了高速的增长。

材料一   在线电影购票平台对产业链的变革。


材料二   2019-2024年我国春节档电影票房规模及同比增减幅。

2019-2024年春节档总票房及同比增幅: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请你分析材料一、二之间的关系,并试分析说明数据背后的原因。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外贸依然顶住压力,以41.76万亿元的贸易总额稳住了“七连冠”的头衔,连续7年保持全球第一,为稳定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作出了贡献。据海关统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等外贸“新三样”的出口首次突破1万亿元,增长近30%;跨境电商出口1.83万亿元,增长19.6%,成为外贸增长新引擎;全托管、AI+跨境电商、产业带+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猛;完成世贸组织投资便利化协定文本谈判,发布关于加强数字和绿色领域国际经贸合作的首个中国方案,获得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响应。

材料二   为应对外贸发展严峻形势,2024年2月20日,深圳市发布《推动外贸稳规模稳份额稳增长工作措施》(简称《措施》)。《措施》提出:拓展国际货运能力,加大专用仓储供给,优化通关监管布局。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用足用好各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更好发挥信用保险作用,优化外贸融资服务。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进一步完善海外仓网络,支持专业化主体共建共享一批优质海外仓。增强进口平台支撑,培育引进高能级进口主体,加快能源类商品进口,支持金属及相关矿产资源进口。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涉外经贸风险应对服务,推进贸易数字化转型。

(1)解读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深圳市出台上述举措对推动该地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岭无闲草,到处都是宝。”陕西柞水县地处秦岭国家中央公园的核心区,自古以来,当地盛产的木耳就以其质地脆嫩、肉厚鲜美、营养丰富而驰名。但因技术落后、产量低、规模小,多数农民只是将其作为副业。

近年来,柞水县政府决定摒弃需要砍伐树木的传统椴木种植方式,发展温室大棚,规模化种植木耳,将木耳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并通过协调金融机构和整合产业扶持资金等办法积极加以扶持;鼓励有技术、有场地、有设备的能人大户,发展木耳大棚、收购加工、物流运输等合作组织,目前配置于木耳产业链条上的专业合作社300多家、家庭农场50余家;支持引导精深加工企业自主研发木耳啤酒、木耳菌草茶、木耳益生菌、木耳酱等产品,推动木耳由食品向药品、保健品等精深加工领域和高端产品迈进;围绕“抓营销,带增收”产业战略,主动加强与国内大型线上营销企业合作联营,健全线上线下营销网络体系,让柞水木耳声名鹊起。

经过多年的发展,“小木耳”已经长成“大产业”。“吃柞水木耳,赏秦岭风光”成为柞水乡村旅游的靓丽名片。数据显示,柞水全县农民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木耳产业,带动全县1.5万户农民增收,建成木耳产业专业村和美丽乡村。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柞水县是如何用“小木耳”撬动“大产业”的。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成都市经济保持了恢复向好、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成都正扛起担当,一步一个脚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迈出成都新步伐。

◎农业有“纵深”,现代农业持续提升

2023年,成都市新建高标准农田33万亩,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2.2%,高标准打造了天府农博园、成都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工业有“力量”,建圈强链成势见效

成都市新引进制造业重大项目281个、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332个,制造强市建设深入推进,把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作为实体经济发展“一号工程”。

◎外贸有“劲头”,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成都外贸进出口总额7489.8亿元、居中西部城市第1位,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越铁路、中老铁路国际多式联运网络加速构建,推动成都加快成为“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

◎协作有“合力”,双城经济稳步上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两地优势互补,实现差异化发展,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关联度持续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成都新步伐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2024-03-15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变式训练之经济生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并发表特别致辞。李强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GDP预计增长5.2%左右。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内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3.2%。

材料一   《经济日报》载文指出,截至2023年10月26日,31个省区市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均已发布。其中18个省份GDP增速跑赢或持平全国水平。有12个省份的增速为6%及以上,11个省份的增速快于上半年。读懂地区经济“三季报”,三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一是“恢复”。广东、江苏、山东GDP超6万亿元,浙江距6万亿元仅“一步之遥”,福建、湖南、安徽、上海、河北、北京同处3万亿元梯队。二是“向好”。前三季度,各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三是“稳定”。随着经济恢复向好,居民就业形势继续改善,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读懂地区经济“三季报”还要看到,国内经济恢复面临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各地要以最大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材料二   从消费数据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显示出消费形势的强劲增长势头。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消费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0月1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消费者因预制菜销售不够透明产生侵权隐忧”话题关注度最高。

消费者对预制菜商品在食品安全、绿色健康方面存在不信任感。有消费者反映一些商家提供的预制菜质量差、口感不佳,担忧影响用户健康。案例显示,一方面,消费者难以单纯从外观分辨预制菜商品,导致消费后与预期不符而心生不满;另一方面,消费者与商家若出现争议难以得到满意的答复,更加重了对此类商品的不信任情绪。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新发展理念”的知识,说明各地应如何以最大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打消消费者因预制菜质量和销售不够透明产生的侵权隐忧。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主动有序推动金融业开放,持续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Ⅱ)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取消企业征信评级、信用评级、支付清算等领域的准入限制……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先后推出50多项开放措施,助力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有更多的经营稳健、资质优良、专业特色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市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金融体系加速形成。

截至2023年6月末,中资银行在7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95家一级机构,中资保险机构在1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74家分支机构,为“走出去”中资企业和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优质金融服务。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扩大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作用。
2024-03-15更新 | 533次组卷 | 7卷引用:模块二:重难高频专练 专题二经济与社会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我国科技落后的面貌得以改变,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

材料一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是衡量一个国家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经费投入的重要指标,能衡量一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总体实力。图4、图5为我国相关数据:

材料二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现实中,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科技创新门槛,让大量民营市场化资本不肯、不愿、不敢积极迈向创新大门。近年来,保监会积极推进科技保险,各大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精准化险种,把民营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在研发、生产、销售及其他相关活动中的经济损失纳入商业保险范畴。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陆续出台科技保险保费补贴和相关激励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1)解读材料一中蕴含的经济信息。
(2)“科技保险”“保费补贴”等科技金融政策将助推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和有关经济知识,阐明该政策发挥效应的过程。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