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依托互联网平台,借助电商直播,农业生产者和城市消费者被整合到同一数字平台,不仅农产品走出大山,“土特产”变成了“金宝贝”,而且农民也及时获取市场供求信息,合理调整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产品销量和农民收益。依托数字化技术,全面提升了农业数据的收集、加工、分析、处理能力,传统的灌溉、施肥等各项农业生产作业,通过手机操作就能进行,有效激发了农业新活力。依托数字媒体技术,农村的区域性“土”文化、“特”风景也被加入了新的创意元素,打造出富有乡村文化气息的、能深度体验的乡村度假与康养产品,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未来,伴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度应用和农民现代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数字乡村建设在乡村振兴行动中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 .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材料一   点外卖时,选择无需一次性餐具,成功下单后,碳账本获得了45.72克碳减排量。纺织女工乘电车看平板电脑巡视车间,从粗纱到产品入库全自动化运输,机器人自动包装。某纺织企业围绕“产业链数据贯通”和智能化生产,先后建成8个智能化工厂,打造出集纺织、印染、服装、家纺于一体的完整链式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体系,能耗降低40%以上。

材料二   数字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数据中心算力的增长和能耗的大幅增长,在我国当前煤电比例较高的情况下意味着碳排放的增加。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1年全国各地区数据中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1.35亿吨,到2030年将超过2亿吨,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第一大碳排放源。

数字经济小资料
凡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可以纳入其范畴。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是其典型代表。作为经济学概念是指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通俗说就是“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数字经济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实现产业智能化。
有同学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后认为,发展数字经济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又担心发展数字经济不利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3 . 目前,在全球市场,中国电动汽车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在欧洲市场,2020至2023年,中国国内电动汽车企业市占率从3%提升到8%,市场预期2025年有望提升到15%,对欧洲汽车企业将形成很大压力。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大的国家,中国具备领先的产业链和成本优势,同时,高智能化的自动驾驶水平和丰富的汽车软件也让欧洲车企无法企及。2023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载人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其理由是:“ 全球市场现在充斥着更便宜的中国电动汽车。而巨额国家补贴人为地压低了它们的价格。”为保护欧盟生产商免受更便宜的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影响,欧盟委员会将调查是否征收高于欧盟标准10%税率的惩罚性关税。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假如你是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请你驳斥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的反补贴调查主张。

4 .    氢能被视为“终极清洁能源”。

随着我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内车企纷纷提出各自的战略调整措施。汽车产业链较长,汽车行业“碳中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长城汽车围绕整车全生命周期进行节能减排规划布局,除了零碳工厂建设、“汽车产业循环再生体系”等措施外,还在新能源核心技术和产业链进行深入布局,集中在纯电动、氢能、混动等领域,提升“绿能”应用,2025年之前预计推出50余款新能源车型。目前我国产业间的降碳协同机制尚未建立,需要尽快从更加宏观的层面进行制度设计,对产业生态整体降碳形成有效的刚性约束。目前长城汽车一方面加强新型太阳能技术研究,另一方面积极布局低成本氢能动力领域,开发高效近零污染的氢气内燃机。2023年长城汽车将会推出首款全尺寸氢燃料电池轿车。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如何影响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
2023-10-3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10月时政速览

5 . 东北地处东北亚,与俄罗斯、朝鲜接壤,区位优势独特,资源条件较好,素有“中国大粮仓”的美誉,工业基础也比较雄厚。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东北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对老重工业依赖程度较高,与全国相比在工业投资方面也较落后,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不足,导致技术进步缓慢、产出能力不足,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处在全国排名的尾部。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努力走出一条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东北该如何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量子信息领域的科技攻关任务围绕量子通信、量子测量和量子计算等核心关键技术展开并取得重大突破。2016年,中国发射世界上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率先掌握了星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技术。2017年,中国开通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初步构建了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基础设施。2020年,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中国量子计算机算力实现全球领先。2023年初,我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在合肥首次亮相,并开始投产运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高新区共同建设的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聚焦量子产业方向,全面承接中科大前沿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打造“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孵化——未来产业”创新路径,形成紧密联动、高度协同的合作机制,抢占未来量子产业竞争制高点。我们正在广为使用的计算机、手机、互联网、时间标准和导航,包括医院里的磁共振成像等,无一不得益于量子科学和技术。量子科技的广泛应用最终将把人类社会带入到量子时代,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安全的数据通信,以及更方便绿色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长期深耕细分市场,创新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已重点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4762家,各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超过4万家。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中,平均拥有50项以上有效专利,超六成从事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深耕细分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位于本省细分市场首位,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达97%以上。国内的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是必由之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发展量子科技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积极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动因。
2023-10-26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经济与社会篇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一诺千钧,言出必行。3年来,我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作出顶层设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截至2023年9月,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2.82亿吨,累计成交额达137.22亿元;我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钢铁约3亿吨、水泥4亿吨;全球首台超大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具有自主品牌的“华龙一号”等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堆技术批量应用,氢能、燃料电池、新型储能等前沿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我国的绿色低碳发展,步伐坚实有力。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发挥制度和政策优势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的。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但粗放式发展也导致了环境污染、要素制约等问题。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不断化解深层次矛盾和解决深层次问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写一篇短评,谈谈你的理解。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2023高二·全国·学业考试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向世人昭示了这是一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创新能力不够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解决上述难题,我们应该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2023-10-24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之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


注: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CDP比重在2006年时达到32.S%的峰值。美、德、日等主要工业国家,制造业比重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都是在迈入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行列之后发生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推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取得显著成效: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5.5%,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1.8%;新能源汽车、光伏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45个国家制造业集群带动作用充分显现。


(1)描述上图(含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对解决制造业突出问题的启示。
2023-10-17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必刷题 题型05 图表类主观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慈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贲同比增长12.5%,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增加值同比都增长20%以上。

材料二   S省勇闯新路,以先行区建设为总抓手,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篇章。S省持续办好民生实事,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多措并举优化投资环境,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建强高能级开放平台,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积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1)概括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知识,分析S省是如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篇章。
2023-10-17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经济与社会篇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