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再次深刻阐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念,强调共建一带一路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一带一路明确了新方向,开辟了新愿景,注入了新动力。从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民间交往、建设廉洁之路和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八个方面,中方将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本届高峰论坛充分展示一带一路中国倡议、全球响应、世界共赢的鲜明特点,体现党的二十大以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进展,对外传递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赢的积极信号,为世界提供正能量、注入稳定性。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新时代我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情况

汽车产量汽车销量乘用车新能源汽车
产量销量出口量产量销量出口量
数量
(万辆)
1324.81323.91128.11126.8178378.8374.753.4
同比增长9.3%9.8%11.2%9.5%88.4%42.4%44.1%160%

注: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比亚迪,1-6月,比亚迪共销售125.56万辆,同比增长88.79%。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10的企业集团中中国占3席,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的企业中中国占6席。

材料二   2023年,受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高、外资车降价严重等诸多不利因素冲击,但在新能源汽车及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购置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完善充电桩设施等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的有效拉动下,中国汽车市场向好的方面发展。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某同学认为,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政府。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民法典是一部“绿意盎然”的民法典,在总则编首次规定了“绿色原则”,在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等设置了具体的“绿色条款”。

题表
总则编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第9条)
合同编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第509条)
侵权责任编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1229条)
结合材料,谈谈民法典“绿色原则”“绿色条款”,对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价值。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在光伏制造领域有显著成本,技术等竞争优势,拥有全球光伏供应链约80%的份额。2022年光伏产品出口额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但逆全球化趋势在光伏供应链中抬头,美国2022年通过《通胀削减法案》,拿出3690亿美元的补贴发展本土清洁技术,并在2023年5月宣称确认对进口光伏面板恢复征收关税;欧盟通过标准制定和行政支持,计划2030年至少40%的清洁技术及产品实现本土生产。世界资源研究所指出,若光伏链转移到美国和欧洲达成目标能源2050年全球净零碳排放目标将延后6~11年。

材料二   我国政府积极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发展,模式创新,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进一大批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2.6亿吨,出口的光伏产品帮助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5.73亿吨,总计减排量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减排量41%。

材料三   沙漠、戈壁等荒漠化土地占我国国土面积仅四分之一,拥有全国60%以上的太阳能资源可开发量。今年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积极探索沙漠区太阳能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枸杞、黄芪、红枣等)、板间养殖(牛羊)的“光伏+综合发展模式”,形成光伏发电、农业种养、观光旅游等多业态融合的产业发展和生态治理示范区,把不毛之地变成“草原绿洲”和“致富良田”。

(1)由于税赋转嫁,进口关税由进口国消费者和他国出口商共同承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设美国向进口光伏产品每单位征收一定量的关税。美国国美光伏产品供给曲线由S1到S2变化,则美国消费者应承担的单位光伏产品的关税是多少?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与政治》相关知识,从“对全球光伏供应链影响”的角度,分析欧美国家逆全球化贸易政策对达成2050年全球净零碳排放目标的冲击。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4)根据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人类在追求清洁能源时不可能在同一系统内同时满足供给安全,环境友好,价格低廉三个目标要求”。但这个不可能三角,正被我国“沙漠光伏”打破。结合材料,请用创新思维分析我国是如何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
(5)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积极探索“光伏+”综合发展模式的。
2023-11-13更新 | 4183次组卷 | 18卷引用:专题3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决定一国高端制造及国家安全的关键因素,近十年来,我国形成了全球门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材料产业体系。

注:我国目前位于全球新材料产业第二梯队,第一梯队为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材料二   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建材作为建材领域的唯一央企,拥有3.8万名科研人员,26家国家级科研设计院所,每年用于科技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保持在3%以上。该企业推行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揭榜挂帅”,实施分类奖励科技成果机制,取得了1.8万项有效专利,入选为首批中央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中国建材坚持协同集成创新,联合多个央企、科研机构打造首个国家原材料行业双碳公共服务平台,与山东大学合作打造了国家级人工晶体“双创”基地,已有20多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链协同发展新体系。

近年来,中国建材突破了高性能碳纤维、浮法玻璃等一系列高端材料技术壁垒,实现了航空航天、重点型号装备等关键材料的自主保供,以科技创新助力我国新材料产业自立自强。

(1)结合材料一,概括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建材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助力我国新材料产业自立自强的。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旅产业,是能够满足人们“诗和远方”需求的高雅产业,是低能耗、低污染的清洁产业,是低门槛、高就业、广覆盖的大众型产业,是创新创业活力强、科技赋能动力足的高端产业。近年来,许多地方都把发展文旅产业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出一批富有创意的优秀文旅项目。如河南依托古都洛阳等地的深厚文化资源,打造出《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等一系列节目,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也让文化名城洛阳频频“出圈”;“星星的故乡”是宁夏积极打造的特色文旅品牌,除了骑骆驼、看沙海日出日落之外,观星研学已经成为沙漠旅游体验的新时尚。

(1)结合材料,运用“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知识,说明许多地方把发展文旅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的理由。
(2)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简析两地发展文旅产业做法的科学性。
2023-11-06更新 | 346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之经济与社会

7 .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关键。它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高效能、高质量,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谈谈如何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足不出户在直播平台上边看直播边“秒杀”下单,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新爱好。一方面,看直播购物互动性强,消费者不仅能直观了解产品的款式用途,还能直接与主播、卖家进行沟通交流;另一方面,直播绕过了经销商等传统中间环节,实现了商品和消费者直接对接,使商品价格通常能降到更低。因此网络直播能快速获得订单、缩短销售周期,有效缓解现金流的压力。

2020年初疫情发生以来,为尽快复工复产,不少商家、农户选择直播带货的方式。第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4月,“谢谢你为湖北拼单”的央视公益直播带动湖北农产品超亿元的销售;7月,四川凉山7个深度贫困县组团走进拼多多直播间,带货凉山特色农产品,吸引74万“拼友”聚力消费扶贫,为这些大山之中的农产品搭建了一条直达全国消费者的快速通道。9月,格力电器第八场全国巡回直播走进桂林,董事长董明珠直播带货完成11.8亿元销售,企业累计创造341.8亿元的销售额。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直播带货模式的经济优势。
2023-11-0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10月时政速览

9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不论是攻克“卡脖子”难题还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都迫切需要我们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技术攻关,在创新发展中占据主动。

新型举国体制指向的技术或产品有很多面向生产生活需求,不能脱离产业链而孤立存在,要在资源配置和协同攻关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重大科研成果获得持续、广泛应用,离不开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等环境,也离不开全社会共同参与从而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此前,我国已实现了盾构机的国产化,但主轴承却依赖进口。2022年底,我国首套盾构机用超大直径主轴承研制成功,打通了盾构机自主可控制造的“最后一公里”。这一重要成果是中科院多个科研团队联合20多家单位协同攻关的结果,成为新型举国体制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发挥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谈谈我国首套盾构机用超大直径主轴承等新技术的研制成功与新型举国体制的内在联系。
2023-11-0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10月时政速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注: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2021年12.1个百分点。

材料二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抓住了汽车产业低碳转型的重要时机,经过近10年的努力,已经形成高效、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我国已拥有十几家知名的新能源汽车厂家、数百款新能源汽车产品。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88.7万辆,新能源汽车已占到汽车新车总量的1/4以上。


有人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会引发燃油汽车企业倒闭潮,不利于经济发展。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
2023-11-0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10月时政速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