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仰中国空间站筑梦苍穹,载人航天取得新突破;中国大飞机C919取得型号合格证,全球首架正式交付;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下水亮相、运油—20飞机翱翔天宇……对我国上述一系列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理解正确的是(     
①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的结果
②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③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彻底转变
④新型举国体制作用的重要体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跟踪宏观经济走势,GDP、CPI、PMI等指标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但“税电指数”则是一个新的概念,“税电指数”是将企业税收销售发票数据和用电数据结合起来:经过模型测算得出。通过发票的数据反映企业当前销售情况,又通过用电量反映企业当期生产经营情况。通俗地说,销售了,形成开票数据;用电子,形成生产数据。两个数据放在一起,更能反映当前是否正常生产经营。“税电指数”大于100表明经济活跃,数值越大活跃程度越高。目前,四川、江西、浙江、内蒙古、吉林等省份将这一指标纳入观察经济运行的指标库。作为研判当地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税电指数”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新工具,新参照。

今年以来,江西各月工业“税电指数”保持在105以上运行。与此对应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前4个月,江西省制造业采购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设备金额同比增长35.1%,制造业购进研发及信息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34.6%。1月至4月,江西省有色金属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2.8%、32.0%;锂离子电池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幅达178.2%;数字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1%。

浙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税电指数”为144.3,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的127.1。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设备制造业“税电指数”表现更为亮眼,分别达150.7和148.5。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探析“税电指数”中的经济价值。
2022-12-2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国潮”概念兴起,从美食饮品到服饰美妆,从电影电视到文创产品,从传统文化到现代科技,一时间似乎“一切皆可国潮”。

“国潮”刮起强烈风暴。

“国潮”的字面释义即“中国+潮流”,它所包含的基本要素是中国、品牌、潮流和文化,表现为本土的时尚品牌纷纷爆红,中国新制造在国际社会受到人们的追捧。国潮的背后是中国企业逐渐走出追求产品数量与低成本的误区,在创新与质量上下功夫,实现了有效突破。“国潮”的兴起离不开人的作用,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90后已经渐渐成为新一代的消费主力军,他们对于某一商品的消费从大众趋同走向小众自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也从某种程度推动着“国潮”的崛起。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推动国潮消费的持续发展。

电影《长津湖》艺术再现了人民军队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近年来中国电影“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实践的又一部力作。

国产动漫《新神榜:哪吒重生》聚焦中国本土超级英雄哪吒,创造性地融合了近现代时尚元素,不仅有东方古典元素,还融合了西方的朋克风格,整体打造出了独具“东方朋克”视觉风格的全新神话世界。

“‘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首次在深圳举办,借助VR、AR技术,故宫超高精度“数字文物”还原故宫部分场景,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古建筑与藏品中的纹样世界。

在“埃菲尔铁塔中国品牌设计展”现场,上海牌手表、回力、百雀羚、三生花、光明、晨光等10个来自上海的优秀品牌代表,让全球直观感受到“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制造魅力。

材料二   何为“国潮”?“国”即中国,中国品牌、中国文化;“潮”是潮流,既包括新时代的潮流文化,也体现人们的个性追求。两者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是中国原创品牌深植中华文化基因,创意特色风格,打造多样化文创产品而带来的一种消费潮流和风尚。


(2)结合材料二,以“‘国潮’如何行稳致远”为主题,撰写一份建议书。要求:①结合《文化生活》相关知识。②紧扣主题,建议科学,逻辑清晰,结构合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2-11-2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4 . 近年来,我们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动摇,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但受疫情冲击和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国内市场需求被压抑。在全球经济迟迟无法复苏、外部市场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内需市场,成为当前和今后必须坚持的战略基点,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要求。对需求侧管理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它表明我国经济工作由供给侧改革向需求侧管理转变
②加强需求侧管理有助于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③加强需求侧管理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抉择
④大力发展虚拟经济,提高资本利用质量和效率是其内在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材料一   旅居养老、抱团养老、智慧养老、田园养老……一批新型养老模式方兴未艾。然而,养老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现象仍是高质量养老的瓶颈:养老行业科技化水平较低,科技产品研发少;养老供给与养老需求结构存在失衡,高端和低端服务供给较多,中端供给不足,照护服务供需矛盾突出;城乡养老服务领域资源配置不均衡等。

材料二   为有效破解老龄化难题,各级政协委员深入调研反映实际问题,积极为推动养老事业建言献策;在全国人大的倡导下,国务院不断完善老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组织协调机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系统部署;基层社区在党委和政府指导下,积极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府的经济职能和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应对养老领域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现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破解老龄化难题中所体现的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2022-12-18更新 | 1381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嵊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选考科目12月诊断性考试政治试题

6 .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是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药品费用的标准。每年国家医保局都会对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进行调整。下图为2019年至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部分数据。



对图表反映的信息,以下二种认识,你会选择哪种?综合运用学科内容说明你的理由。
A数据的变化,彰显了党和政府的初心和使命。
B数据的变化,体现了坚持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7 . 2019年11月27日1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公布,修改后的《条例》首次明确,对个人违法投放垃圾的行为,最高可处200元罚款。此外,要求餐馆、旅馆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并对“混装混运”现象加大了处罚力度。这一条例的修改( )
①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 ②表明政府有效治理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④说明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2021年西宁市将逐步构建完善覆盖特困人员、低保对象、支出型困难家庭、急难对象等圈层,实施分层分类梯度救助体系,让困难群众“应促尽保”首次提出了构建以低收入和支出型困难家庭为主体的重点救助层,给予相应的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专项救助。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劳动所得
②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
③贯彻和落实了新发展理念,体现社会公平
④可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刺激社会消费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1-25更新 | 6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图1是2018-2022年我国煤炭和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变化情况,图2是2018-2022年我国GDP、万元GDP能耗降低率变化情况。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煤炭消费比重的回升说明市场上清洁能源供给量减少
②万元GDP能耗持续降低意味着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下降
③煤炭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的变化表明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④万元GDP能耗降低与GDP增长相协调意味着经济发展更有效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21更新 | 7822次组卷 | 28卷引用:专题02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是世界性潮流,实现现代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向往,更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回顾历史,资本主导的西方国家率先走上现代化之路,现代化几乎与西方工业文明相伴而生,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进程相伴相随。正因如此,西方先行者的现代化经验被视为现代化“模板”。然而在实践进程中,不仅鲜有后发国家复制成功的案例,即使一些发达国家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因”,也逐步落入贫富两极分化、经济发展停滞、社会矛盾丛生的“怪圈”。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与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工业化”、“四个现代化”、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中国依靠十几亿人民的奋斗,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转变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成为和平崛起的典范。

中国基于国情正走出一条超越“西方化的现代化”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世界表明“走得对、走得通”,也能“走得稳、走得好”。

到2049年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然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角度,简要解释中国式现代化必将超越“西方化现代化”的理由。
(2)结合人类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从《经济与社会》的角度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好”。
(3)结合《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走得对、走得通”。
(4)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精髓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性。
(5)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就一定要称霸,中国强大起来了,所以中国一定要称霸。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