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2022年10月27日,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指出,能源危机令全球能源系统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凸显,但报告又预估,到2050年,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可能会从目前的80%降至略高于6%的水平,全球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将从每年370亿吨回落到320亿吨。这需要企业(     
①贯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优化产业结构以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落实竞争中性原则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④坚持内涵式发展方式以提高我国生态效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在东部地区,江苏提出积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在中西部地区,重庆提出培育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集群;在东北地区,黑龙江表示要高质量打造航天高端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各地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旨在(     
①促进不同区域协调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
②抢抓发展新赛道新机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③构建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
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新产业培育新优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4-11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适应性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3 . 2022年,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突破 10 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内地 9 市经济总量突破 10 万亿元、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超29 万亿元——三大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超过4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7.7万亿元。这体现了我国(     
①以区域重大战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②以新型城镇化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③区域经济协调增长新潜力进一步显现
④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内外联动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某校同学学习了经济与社会的知识以后,热情高涨。他们以“社会生活我关注”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一些材料。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最重要的依据是我们多年来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2011年至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52万件,中国专利申请量为389571件,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的74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每年造林1亿亩,居世界第一;我国基本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保体系,被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

材料二   S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苏南农村,作为现在远近闻名的明星村,S村曾经是有名的经济洼地,经济社会发展举步维艰。回头看S村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自筹资金,对全村重新布局,实现了经济的产业集中;对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大减轻了环境压力;“腾笼换鸟”,不断促进产业升级;保证村民收


入持续增长,村级收入持续向民生倾斜,社会保险全面覆盖,村民福利不断提高。
(1)材料一中我国的成就是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S村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2022-08-12更新 | 398次组卷 | 1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袁隆平生前牵挂的兴安盟水稻传来测产捷讯:“157”亩产量(1亩约为666.67平方米)达717.56千克,“1189”亩产量达540.3千克,均创下新高,兴安盟水稻走出一条北疆盐碱地生态治理的新“稻”路。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助推兴安盟从生产粮食转向“智”造稻种,为中国饭碗里的“塞外粮”装上一颗高产优质的“兴安芯”,保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这是基于(     
①粮食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
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④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就是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碳中和”的意思是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和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应(       
①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②把党中央相关战略决策作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③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
④倡导绿色消费意识,推动全民节约,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21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乡村兴则国家兴”。建设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我国幅员辽阔,城乡之间信息流动缓慢,乡村发展受信息闭塞、教育滞后等因素影响较大。通过数字乡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居民可以便捷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变革和发展经验,为“人的现代化”创造基础。通过数字乡村建设,有力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以乡村服务为重点,运用互联网等技术,为农村居民提供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数字乡村逐步扩大了在农村社会治理、农村养老、生态保护、精准扶贫等领域的应用,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为实现“自治、共治、他治、民治、智治”提供助力,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变革。数字乡村将为农产品市场提供一个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24小时市场”。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无人农场进入大众视野,电商成为各地农户破解生鲜农产品“卖难”的重要方式。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依托数字技术和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借助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行业,通过新的生产力要素嵌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促进高质量发展,通过“数字乡村”让乡村振兴有“智”更有“质”。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通过“数字乡村”让乡村振兴有“智”更有“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2022年1-6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233.1亿元人民币,其中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71.3亿元人民币。

材料二   自贸试验区不断扩围,服务业开放稳步提速,科技创新,低碳发展深入推进;启动外商投资法执法检查,保障外资企业平等适用各项政策,切实享受国民待遇;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投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等重点地区;继续清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给各国带来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为各国投资提供机遇的。
2023-05-11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9 . “绿色债券”是指将所得资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发行绿色债券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债券市场融资,扩大参与绿色经济的渠道。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要稳步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发行绿色债券(     
①有助于节能减排及相关技术的改进
②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经营性收入
③体现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
④表明我国政府采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产权市场已成为我国要素市场建设的先锋力量。2022年,各类市场主体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盘活存量资产18000余项,交易金额超1200亿元,涉及转让非主业非优势企业产权、房屋租赁、行政事业单位和司法机关资产处置、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危机资产处置以及各类银行、资管机构债权处置等多种类型。产权市场交易有利于(     
①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
②促进形成公正合理的市场秩序,实现优胜劣汰
③产权与资本有效对接,降低资本市场参与风险
④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资产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9-12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