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20年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新周期、新基建、新格局的经济发展基调,重申新基建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

新基建涉及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领域。随着区块链技术纳入新基建范围,将进一步深化区块链与其他技术的发展融合,抢占数字经济发展主动权。在此基础上,还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推进制造模式、生产方式以及企业形态变革,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全国各地纷纷加快新基建布局,特别是布局城际轨道交通、特高压电力枢纽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有助于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此外,作为新基建的配套设施软基建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落实金融、财政配套政策等,都将对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新基建对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 .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核心技术瓶颈短板多,在信息化程度、结构优化升级、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差距明显。

面对当前疫情冲击,Y市制造业“危中寻机”,加快转型升级。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手段与新兴科技企业“联姻”,重视既懂工业,又精通数据分析、网络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做优做精重大项目,使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在境外落地生根,不断提高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水平,促进互联互通和当地经济发展,增强产业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知识,说明Y市是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
3 . 长期以来,土地增值收益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城,有力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但直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偏低,不利于农业农村的发展。2020年9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强调要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到2025年,该比例要达50%以上。该政策实施意在(       
①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②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④增加农村土地出让收益,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资金来源和物质保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17世纪的荷兰是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金融业尤其突出。从1634年开始,荷兰人开始疯狂炒卖郁金香,于是大量金融机构的资本流向了郁金香产业,对于制造业投入则很少。1637年2月4日,卖方突然大量抛售郁金香,致使郁金香价格狂跌,众多投资者损失惨重,由于缺乏制造业的支撑,荷兰经济随之崩溃,荷兰帝国也永久衰落。这启示我们(       
①只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才能筑牢我国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②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③金融业等虚拟经济助长人们的投机行为,应该严格限制
④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5 . S省提出信息产业发展主要目标:力争全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突破7250亿,电信业务收入突破830亿,广播电视经营收入突破500亿;培育万款工业APP,加快培育网络安全、区块链、数字创意和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成为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集成电路设计业稳固国内领先地位。这一举措对该省实体经济产生的积极意义是(       
①推动信息服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技术转化和技术创新
②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业态、新动能,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实体经济生产效率提升,确保利润率
④促进实体经济迈向全球价值链顶端,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发展的基点。2020年,在疫情和世界经济表退冲击下,我国经济能够稳住基本盘、较快实现恢复性增长,上亿市场主体的强大韧性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几个月来,新增市场主体、初创企业大幅增长,有力支撑了就业。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了接续有力的新动能,中小微企业蓬勃发展,很多大企业通过双创汇聚各方资源加速升级。

双创由"众"而积厚成势,因"创"而破茧成蝶。要尽心支持每一次创业,悉心呵护每一个创新,增强发展后劲,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动"双创"对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的作用。
7 .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量子科学、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CIPS干细胞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神舟飞船与天宫空间实验室在太空交会翱翔;北斗导航卫星实现全球组网……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发展,需要(       
①坚持创新战略,引领科技发展   ②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规模
③降低贷款利率,提高科技质量   ④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创造活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2-10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高中2021届第一次诊断性文综政治试题
8 . 疫情冲击下,外贸订单整体下滑。2020年5月,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组委会秘书处和电商平台合作,推出了线上"加博会"。通过线上展会,销售批发数据和品类数据都能被数据化、可视化地呈现。企业在轻松卖货的同时,还能根据销售数据调整后续生产策略。推出互联网+加博会(       
①表明发展重心转变,重拾国内消费市场
②践行了开放理念,促进了服务贸易发展
③促进了供需对接,从而提高生产实效
④创新了营销模式,旨在稳定市场主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2-10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高中2021届第一次诊断性文综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2020年9月22日,秋分,中国的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展现了中国对粮食安全的重视。

材料一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国粮食总产约为4.6亿吨,人均粮食370公斤,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粮食“卖难”的现象,但优质玉米、小麦等仍需要大量进口;农民反映,现在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而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却上不去,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城镇化加快推进,建设用地不断蚕食耕地面积,有的地方还造成了较严重的水体和土壤污染。个别地方政府忽视粮食生产、放松粮食安全的麻痹思想,也给粮食安全蒙上阴影。

材料二   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我国西部某农业大省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一批适合本地种植的耐寒抗倒伏的优良品种;通过土壤改良技术,治理土地污染;通过农作物间套复种技术推广,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通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促进科学生产等措施,实现了秋粮的丰收,实现了粮食“十连增”。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如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科技在促进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中的作用。
(3)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并且提倡厉行节约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请你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写出两条倡议书。(要求:主题鲜明,言简意赅,每条不超过20个字)
2020-11-18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二文综政治试题
10 . 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市场主体。企业稳,经济才稳,就业才有着落。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和冲击,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接连打出财政奖补、稳岗返还、社保减免等政策“组合拳”,为困难企业送去“真金白银”,助力广大企业发展。这些举措(       
①是支持我国实体经济的体现,激发其经济活力
②利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保证企业的营利能力
③是一项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重要安排
④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促进其健康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