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某校同学学习了经济与社会的知识以后,热情高涨。他们以“社会生活我关注”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一些材料。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最重要的依据是我们多年来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2011年至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52万件,中国专利申请量为389571件,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的74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每年造林1亿亩,居世界第一;我国基本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保体系,被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

材料二   S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苏南农村,作为现在远近闻名的明星村,S村曾经是有名的经济洼地,经济社会发展举步维艰。回头看S村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自筹资金,对全村重新布局,实现了经济的产业集中;对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大减轻了环境压力;“腾笼换鸟”,不断促进产业升级;保证村民收


入持续增长,村级收入持续向民生倾斜,社会保险全面覆盖,村民福利不断提高。
(1)材料一中我国的成就是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S村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2022-08-12更新 | 398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2 . 近年来,重庆市“橙子”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围绕油菜花做文章,从种植到养殖,从旅游到加工,打造全产业链,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的到来,同时也让相关产品畅销国内外,成功实现了脱贫致富。“橙子”村的经验这说明,发展地方经济(     
①资源优势就是经济优势       
②关键是要用好优势资源   
③应该贯彻开放发展理念       
④必须以脱贫为根本目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以下发展目标:“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社会满露度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进一步凸显,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专利密集动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知识产权使同负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500亿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这些目标,有效回应了新技术、新经济、新形势对原有知识产权制度提出的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关知识,分析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经济意义。
2022-05-0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近年来,福州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三坊七巷和上下杭人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永泰嵩口获评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这些成果有效,拉动了福州经济的发展。这说明,经济发展(     
①促进了消费水平稳步上升
②推动了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③离不开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④需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2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5 .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对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予以肯定。三明在全省首创的林票制度,将原先由村民分散种植的林地集中交予更具技术优势的国有林场加以集约化经营,让林地创造更大价值:而村民获得的林票则具有流转变现、凭票贷款融资等功能,在实现资源变股权、林农变股东的同时,促进了森林资源流通变现。林票制度有利于(     
①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助力全面实现共同富裕
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业就业吸纳能力
③转变林业经营管理方式,推动农业经济
④提质增效、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增加农民的劳动性收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生产交出亮丽成绩单。粮食年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2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水稻、小麦自给率保持在100%以上,玉米自给率超过95%……粮食连年丰收为我国应对风险挑战、稳定经济社会大局发挥了“压舱石”“稳定器”作用,但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从国际上看,受蝗灾、洪水、病菌等自然灾害影响,全球粮食产量及分布受到影响,国际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从国内看,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农业产业和农业科技在世界粮食生产领域的比较优势不明显、人均耕地拥有量不高等原因,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破解粮食供需“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
2022-04-2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逆全球化趋势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形势之下,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     
①立足国内市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②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国际贸易收支顺差
③扩大有效供给,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数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2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0年9月2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指出要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要求,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保持土地出让收入和收益总体稳定,加强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资金的统筹使用。该政策实施旨在(     
①切实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推动乡村振兴
②发挥“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④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城乡分配格局,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20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我国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由材料可知,我国推进“碳中和”发展(     
①意在保持供给需求动态平衡
②能为经济高速发展提供动力
③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能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新年献词中强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历经8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我国始终不渝坚持消除贫困,是因为(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地区
B.消除贫困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同步富裕的必然要求
C.消除贫困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
D.真脱贫、脱真贫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2022-02-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