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21-22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1 . 近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和中央企业专题会议,指出对承担的“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加快开工建设,做到能开尽开。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瞄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等,抓紧实施一批具有引领性、战略性、带动性作用的重大项目,切实增强发展潜力动能。以上措施有利于(       
①加快“脱实向虚”,增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②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保障实体经济稳定发展
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激发实体经济的支柱作用
④深化供给侧改革,挖掘实体经济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总体竞争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2年9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题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北斗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促进北斗与5G、物联网、车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创新,丰富北斗产品形态,培育北斗大众消费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此举(     
①意在加强产业统筹布局,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②旨在发挥消费对经济的基础作用以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
③有利于解决产业链“卡脖子”问题,培育新的经济形态
④是有效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关键,使企业发展更具活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社会韧性通常指的是一个社会在遭遇破坏性力量时维持社会整合、促进社会有效运行的能力,社会结构在遭遇冲击和破坏时不至于解组和崩溃的可能性。从经济角度看,社会韧性主要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产业体系等。但如同木桶定律,决定社会韧性底线阈值的往往是风险抵御能力最弱的群体,也就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经济状况最糟糕的群体。下列做法有利于增强社会韧性的是(     
①发展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③完善社会保障,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生存危机
④通过完善社会保险,筑牢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4 . 2022年上半年,我国GDP为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经济在疫情及国际局势不稳的背景下总体呈现稳定恢复态势。三大产业增长及贡献率数据见下表:
产业门类增加值同比增幅以经济增长贡献率
第一产业29137亿元5.0%10.7%
第二产业2289636亿元3.2%48.7%
第三产业304868亿元1.8%40.6%
由此可见,我国在现阶段(     
①第一产业基础薄弱,增长率及对经济的贡献率均相对较低
②第二产业展示了强大韧性,发挥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③三大产业结构严重不均衡,还需继续优化三大产业结构
④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巨大,但还有潜力可挖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共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这说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义在于(     
①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②充分发挥政府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③发挥城乡、区域的比较优势,增强经济发展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④更好联通国内与国际市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支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06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 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某地坚持把提升粮源质量作为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突破口,重点推进优质粮源基地建设,探索绿色种植模式,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种粮农户”等合作模式,实现优质粮源基地面积、产量快速增长,推动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促使农产品从原材料到加工、从生产到销售等多环节关联,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加。该地的成功得益于(     
①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完善利益共享机制
②改变农村土地性质,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③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全产业链价值
④提高农民劳动收入,有效促进共同富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多年前某地群众试种草莓成功,亩产值达三四万元,吸引不少人返乡创业,推动草莓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前几年,草莓价格下降,种植面积随之减少。经过这一轮“价格过山车”,当地逐渐摸索出避免“盛果期”成为“剩果期”的成功经验。该地的成功经验可能包括(     
①大力发展水果种植“订单农业”,实现产品以销定产
②抓好农产品品质和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③补齐水果冷链物流短板,逐步实现对产品市场的垄断
④调节市场供给和需求以稳定市场价格,实现买卖双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是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优势之一。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必然要求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全国大循环。当前,我国市场体系仍存在着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资源流动不畅通等突出问题,部分地方甚至以内循环名义搞地区封锁,设置区域壁垒,限制商品流动,影响了市场功能及规模效益的发挥,给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带来了阻碍。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印发。《意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出现的堵点和卡点,立破并举。从立的角度,着力抓好五统一: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从破的角度,强调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强化反垄断、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打破各种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显性、隐性壁垒。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有何重要意义。
9 . 2022年1--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4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9%,具体到行业、来源地和区域分布如下表所示:
分布从行业看从来源地看
从区域分布看
服务业高技术产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东部中部西部
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4%73.8%27.8%25.5%36.6%74.9%13%

从上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外商在我国投资的安全和收益得到保障
②中部地区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最多
③外商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信心不断增强
④我国利用外资结构优化,实现了“开门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1年12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中国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运用多种货币工具,适时降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之所以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是因为(   
①实体经济决定发展的速度、效能和可持续性
②实体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基础
③发展实体经济有利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④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