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2023年的出圈时刻里,贵州的两个村级赛事“村超”和“村BA”留下了浓厚的一笔。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积极谋划推出以“村BA”“村超”为核心的旅游线路,集中力量打造“黔东南·好好玩”这一文旅核心品牌,带动居民增收。这对我们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有(     
①市场引领,民俗活动产业化
②整合资源,培育发展新引擎
③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谋发展
④增加就业,返乡村民有收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华侨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广东吹响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冲锋号”,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并将其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全面推进。

2023年以来,广东各县域立足资源禀赋,走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道路,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跨县集群产业园、食品示范基地等重点项目成增长极。沿海县域做足海洋经济文章,打造诸如“粤东蓝色经济崛起示范区”“粤海粮仓”等特色现代乡村产业集群。开展“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县镇村流动,一批经济实力强的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蓬勃兴起。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新增培育5家国家级、19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涌现出一批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百千万工程”坚持由表及里,塑形铸魂,推动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引领乡村发展,实现“美丽蝶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实施“百千万工程”对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2023—2025为预测数据)


注:数字经济是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为载体,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与融合来驱动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效率的提升的一种经济形态。

材料二   广州市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强市,围绕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打造了“平台+共享工厂”的家具定制模式,云平台根据消费者需求自动匹配设计师,用户需求直达工厂,大幅降低家具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某家电企业搭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向外辐射产业链上40多个细分行业的300多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已覆盖延伸到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完善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鼓励企业在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指出广州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4 . 相对于之前极限打卡景点和美食,近年来,不少旅游城市将CityWalk(城市漫步)与古建筑、胡同文化等主题相结合,推出主题式旅游项目,成为年轻人假日休闲、释放减压的最佳出口。主题式旅游项目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下列传导顺序能正确揭示的是(       
①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       
②丰富消费体验,激发消费潜力
③促进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和扩大       
④为消费者打造更多的消费场景
A.④→①→③→②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D.②→③→④→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转向高质量发展”——从数量规模转向重质量效益,不再追求增长速度
②“转变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③“优化经济结构”——从扩大总需求转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供需结构的优化
④“转换增长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10更新 | 579次组卷 | 37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政治政治试题
6 . 2022年1—7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同比增长20.2%。具体增长数据如下表:
产业类型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高技术服务业投资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信息服务业投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投资
增长比例27.50%26.60%19.90%47.60%18.20%16.20%
根据表中信息,我们可以推测得出(     
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②现代化经济体系根基不断夯实
③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实现深度融合
④制造业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完成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16更新 | 67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是(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快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②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③完善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④巩固政府举办慈善事业的主体地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16更新 | 146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电商领域再次提出新要求,指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

某县积极落实"数商兴农"工程,赋能乡村振兴。在18个乡镇(场、区)和286个村均建有服务站和服务网点,升级改造农村公路2300余公里,提档信号塔150处,引进快递公司14家,建立了完善的冷链物流渠道,建设完成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让1.2万余名农民搭上"数字快车",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该县将惠农网作为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承建单位,开通5G电信网络,建设电商扶贫中心,为村民提供免费的电商直播平台,带动农民开设抖音直播、微店等,从事电商行业。并对直播带货、农产品种植等方面进行培训,实现农民由"会种"向"会卖"转变,让全县300多个农特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飞"出大山。还把七夕文化搬上"云端",举办七夕文化旅游推介活动,网上签约项目协议资金125.92亿元。2021年,该县实现网上交易额10.9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阐述该县是如何通过“数商兴农”赋能乡村振兴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企业和乙企业是我国知名新型实体企业(指同时具备实体企业基因和拥有数字技术能力的企业),均积极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材料一 甲企业围绕研、产、供、销、服的全链条,为某汽车集团提供数智化供应链服务;为某机械企业打造“泵送机械AI专家诊断系统”,系统每年为售后团队节省故障排查时间4200小时,使单次设备维修时间缩短了20%以上。乙企业推出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范、设备参数,物料数据等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识别影响良率的关键环节,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方案;通过信息联动,主动向上下游企业开放计划排产、生产制造、库存管理等全体系管控信息,使设备达到满产的状态下,能实现库存量最小化。

材料二 甲企业与西藏加强合作,在西藏开设家电专卖店、便利店等多种线下门店,支持西藏商贸流通实体加快线上融合;将零售、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以及供应链能力向偏远地区延伸,让藏区农产品上行更有效;用物联网技术帮助西藏波密高原藏天麻公司打造智慧农场,在种植环节实现品质全程溯源,超过3000农牧民在该基地就业。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新型实体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制造业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甲企业是如何助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8月,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221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R&D经费投入强度(与GDP之比)为2.23%,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基础研究经费为1335.6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占R&D经费比重为6.03%,占比首次突破6%。从区域看,2020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R&D经费分别为15122.5亿元、4162.6亿元和2858.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8%、17.7%和14.8%。

   2020年美国的R&D经费投入强度为2.83%、日本为3.26%;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普遍为15%以上。

材料二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信息科技为支撑,旨在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推动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的发展将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同时可以突破地理条件限制,助力各地均衡发展,助力传统产业实现从生产要素到创新体系,从发展理念到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变革突破。但是当前信息技术供给不足、数据要素市场的局限等制约了其发展。基于此,国务院出台“新基建”配套激励措施,引导平台增强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支撑能力,加快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依法合规开展数据交易。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从新发展理念和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的角度,说明发展数字经济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021-11-07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东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