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2023年的出圈时刻里,贵州的两个村级赛事“村超”和“村BA”留下了浓厚的一笔。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积极谋划推出以“村BA”“村超”为核心的旅游线路,集中力量打造“黔东南·好好玩”这一文旅核心品牌,带动居民增收。这对我们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有(     
①市场引领,民俗活动产业化
②整合资源,培育发展新引擎
③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谋发展
④增加就业,返乡村民有收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华侨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近年来,西方一些政商人士吹捧所谓“中国+1”产业布局计划,即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运营的同时,在中国之外寻找新的制造基地作为“备份”,以“降低对华依赖”。对此,中国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有(     
①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劳动力成本作为引资核心竞争力
②做强做优全产业配套服务,发挥产业协同优势降本增效
③打造全球科技创新和人才高地,向世界提供发展新动能
④以供给侧改革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6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三校(广铁一中、广州外国语学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4年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表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扩大内需,需要(       
①降低出口关税,扩大国内商品的出口规模
②加快建设开放引领、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③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④创新商品和服务供给,为消费创造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02更新 | 308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茂名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广东吹响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冲锋号”,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并将其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全面推进。

2023年以来,广东各县域立足资源禀赋,走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道路,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跨县集群产业园、食品示范基地等重点项目成增长极。沿海县域做足海洋经济文章,打造诸如“粤东蓝色经济崛起示范区”“粤海粮仓”等特色现代乡村产业集群。开展“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县镇村流动,一批经济实力强的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蓬勃兴起。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新增培育5家国家级、19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涌现出一批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百千万工程”坚持由表及里,塑形铸魂,推动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引领乡村发展,实现“美丽蝶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实施“百千万工程”对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相对于之前极限打卡景点和美食,近年来,不少旅游城市将CityWalk(城市漫步)与古建筑、胡同文化等主题相结合,推出主题式旅游项目,成为年轻人假日休闲、释放减压的最佳出口。主题式旅游项目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下列传导顺序能正确揭示的是(       
①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       
②丰富消费体验,激发消费潜力
③促进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和扩大       
④为消费者打造更多的消费场景
A.④→①→③→②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D.②→③→④→①
6 .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下列有助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合理建议是(     )
A.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建立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
B.严厉打击行政垄断行为,制定各地方不同特色的规则
C.扩大政府经济管理权力,进一步打破制度性障碍壁垒
D.提高乡村各类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消除城乡发展差异
2023-12-03更新 | 941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人大附中深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下列举措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是(     
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再分配更加公平
②减税降费,切实减轻实体经济税费负担
③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持中部崛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南京市集聚机器人研发和生产的企业近百家,工业机器年产量突破一万台套;全市共有5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24家省级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南京市实现了从“工业重镇”到“智造名城”的转变。发展智能制造有利于(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进一步淘汰传统产业
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深化需求侧结构性改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22更新 | 288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茂名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
9 .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涌现出以华为,京东为代表的一批新型实体企业,它们在对经济下行压力方面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路径是(       
A.数字经济融入实体经济运营→促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B.数字经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C.推动企业转变经济思维→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数字经济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
D.改革居民的消费方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2023-06-12更新 | 447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北江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2-23高一下·广东深圳·期中
10 .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业大学校长赵祥模表示:“基础研究的根扎得越深,科技创新之树就越枝繁叶茂。”近年来,西安工业大学大力实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计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打造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这有利于(       
①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需求对供给的适应性
③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④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6-11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