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1 . 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会议指出,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形成协同创新、人才集聚、降本增效等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由此可见,国家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可以(     )
①推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发展,提升国际话语权
②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③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实现社会生产目的
④解决产业发展短板问题,实现经济高速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数字化转型是点多线长面广的系统工程,完全靠市场化机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供给侧热、需求侧冷的局面。为此,A市对实施高水平技术改造、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完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及实现业务上云的企业,给予不同程度奖补。A市的做法旨在(     
①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②深化需求侧改革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④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03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镇安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文综政治试题
3 . 2022年12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正式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覆盖制造强国建设重点领域。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集群培育目标任务,创新思路举措,形成政策合力,加快构建省级、国家级、世界级集群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国家着力打造产业集群的意义有(     
①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②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变革方向
③推动产业链水平分工和垂直整合→加速实现国内产业循环→节约交易成本
④嵌入全球产业链价值分工→实现高质量引进和高水平输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式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3-05-25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魂牵梦绕的不懈追求。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看似差不多,其实有霄壤之别。作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要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桐乡市积极探索推进共同富裕的县域路径。在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桐乡将村庄经营模式发展成为培育新型集体经济的重要创新实践,把村庄的人、财、物、地等“三农资源”统筹整合入市,让农民的土地“活”起来,变“资产”为“资本”;将乡镇作为特色产业聚集中心,不在县城和周边大搞开发区,而是以培育特色产业、垂直产业冠军为出发点,打造镇村联动共富产业链,推动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充分发挥县城在公共服务中的供给优势,强化公共服务向乡镇、村庄辐射延伸;在 2014 年实现低保标准城乡统筹后,五次提高低保标准,通过市、镇、村联动,建立包括低保、医保在内的社会保障兜底机制。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总结桐乡市探索推进共同富裕的县域路径的实践经验。
5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3年我国将“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重点围绕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提振消费信心,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A.调整投资结构→增加商品有效需求→助力服务业发展→营造消费氛围
B.优化竞争环境→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培植新业态新模式→增强消费动能
C.畅通经济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推动服务贸易发展→释放消费潜力
D.消除投资障碍→放开市场准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消费结构
2023-05-1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3届丹凤县丹凤中学三模文综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多地开始谋划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重大项目建设掀起开工热潮。福建福州市第一季度17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983亿元,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四川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项目423个、总投资7483.7亿元,涉及能源、交通、水利、现代产业、教育卫生、城市更新等领域……从投资项目领域看,在辽宁沈阳首批确定的30个百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中,产业转型领域占6个,包括总投资102亿元的华晨宝马全新动力电池,总投资100亿元的亿纬锂能储能与动力电池等;创新驱动领域占7个,包括总投资200亿元的IC装备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总投资192亿元的沈阳浑南科技城产业园区等。山东青岛聚力发展重点产业链,突破一批引领性产业项目。2023年363个重点建设类项目中,24条产业链项目共297个,占81.82%,数量居前三位的是智能制造装备类项目66个、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类项目24个、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类项目23个。2022年前11个月,在新产业领域,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9%,比全部投资增速高14.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0%。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各地加快推动重大工程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023-05-11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7 . “智慧农业”让大荔农业“长智慧”。走进渭南市大荔县羌白镇白村的新颖智慧农业园区,处处可见高新技术与智能装备。该园区引入农业物联网技术,为农作物安装传感器,农民可以实时了解农作物水分状态、果实增重与膨大速率等生长状况,用手机就能实现对作物生长过程的精准管理,可以节水、省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此举旨在(     
①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助推科技兴农
②促进农业生产节能降耗,发展高效农业
③改进农业生产工具,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④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10更新 | 314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文综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某市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走好新时代赶考路,进行了谋划思考。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以奋进之姿、拼搏之态作出部署:各级党员干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聚焦重点改革、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提质发展服务业,做大做强都市现代农业,构建以工业为主引擎,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都市现代农业深入融合的产业体系:完成森林生态修复2.6万亩,新建成绿道35公里,实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等系列工程;全年开工云数据、跨境电商西部总部基地等重大项目60个、总投资123.9亿元;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补齐民生事业短板,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让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该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路径的探索实践,成功入选2021-2022国家治理创新经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某市的实践探索如何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3-04-23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第二次检测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9 .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中强调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这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其传导路径合理的是(     
①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②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③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
④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完善
⑤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
A.④→③→①→⑤B.④→③→①→②C.③→⑤→②→①D.③→②→①→⑤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据统计,2022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比2021年同比增加701千公顷,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比2021年同比减少3.3公斤/公顷,且粮食进口量达1.4687亿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1.4%。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2022年我国推动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政策上,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经营上,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坚决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在种子上,我国启动大规模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开展种质资源库建设,不断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在耕地上,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在农机装备上,也要分区域分品种补上农机装备短板弱项,强化现代农业技术装备支撑。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维护粮食安全的。
2023-04-1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强化文综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