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23-24高三上·福建·期中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展会是新时代中国不断推动高水平并放的生动缩影。2022年,新能源汽车大会、服贸会、进博会、海博会等各种展会成为外国企业深挖中国广阔市场潜力的绝佳时机,成为共享发展机遇、互利共赢的重要舞台。2022年海博会期间,来自海内外的1000多家展商、7000多个展品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参展。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上市公司、产业链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深圳达成合作意向,共签约7项合作框架协议等。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设置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等六大展区,来自国内外的参展商展出了各自的优质产品,让消费者目不瑕接。进博会也为各参展商提供了合作共赢的平台,展中贸易投资对接会累计达成合作意向293项,意向签约总金额超59亿美元,多家外企表示将加大在华投资力度。

据此有观点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大力举办各种博览会,使展会成为开放和发展的助推器。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023-11-18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标志着RCEP对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RCEP生效实施以来,不少地方形成了很多创新举措和成果,包括高标准落实RCEP贸易便利化措施,推进实施快运和易腐货物6小时通关;开拓和增加面向RCEP成员方向的外贸班轮、空运航线、铁路货运班列和站,点,增强口岸通关效率和通行能力。同时,在前期优化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功能基础上,持续为企业提供RCEP政策咨询和答疑服务。积极推动成员间产品和服务标准规制的协调对接,务实推进地区合格评定互认合作,为RCEP高质量实施创造更好条件,带动地方和企业更加充分融入RCEP大市场,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有人认为,RCEP全面生效对中国企业而言是有益无害的。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材料一   近十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从1.8万辆到352万辆,增长超200倍,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前十款新能源畅销车型中国品牌占据6款。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奇瑞等5家中国车企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位居全球前10位。截至2022年9月,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充电设施保有量的车桩比为2.5:1,中国充电桩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78.7%。电池、电机、电控系统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质量和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成本向燃油车看齐。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发力智能数字科技,打通研发、生产、销售终端全链条,为用户打造出场景化、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体验。

材料二   国家先后进行了两轮规划,从顶层设计上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012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正式出炉。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了550万辆,完成了第一轮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500万辆的目标。随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正式落地,明确了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按照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将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力、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应用。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与社会》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如何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全球市场优势的。
(2)有人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难以预测,制定规划意义不大。结合材料二并运用《逻辑与思维》中“超前思维”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国内大循环”已经成为近期热词,这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的新命题。

内循环,就是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形成循环,所有的环节都发生在国内。外循环呢,就是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向国外出口商品并进口所需商品。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速、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还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等情况,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有人认为,目前我国必须打造国内大循环,但与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又是矛盾的。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加以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区块链已经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一个前沿阵地,被认为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大浪潮,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是分布式数据存储、多中心的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等多种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具有防伪造、防篡改、可追溯的技术特性。目前,我国围绕区块链技术已经形成了从上游硬件制造、平台服务,到下游产业技术应用服务和人才服务等协同有序的产业体系。区块链技术应用已经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催生出了更多的新业态。作为底层技术,区块链有助于制造商实现复杂供应链的协作和流水线化,帮助制造商了解多级供应商及原材料的信息,解决制造业中数据共享、多方信任协作等问题,能够在多方协同生产、互联网数据安全、资产数字化等方面发挥作用,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但由于区块链技术还不够成熟,在面对新的复杂应用场景时存在安全隐患,如何构建区块链完善的安全运行体系成为区块链技术进步的难题。


(1)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应用对中国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2)有人说:“由于区块链技术在当前发展阶段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应该限制该技术的发展。”请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对此加以评析。
2020-01-09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