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某地探索农田“大托管”模式。农田“入托”后,农民只需做好日常监督,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则负责从种到收的全程社会化服务,收取极低的服务费。大量的托管土地带来更强议价能力,合作社能够获得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和农机服务,增加村集体经济效益的同时又降低了农民生产成本。这种“双赢”得益于农田“大托管”(     
①促进农业规模生产,引导农户与现代农业相衔接
②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③完善了农村再分配方式,保障了农民财产性收入
④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全球制造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

2022年4月以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系统研究广东、江苏、上海等先进省市做法和组织重点企业、行业协会进行座谈交流的基础上,编制了《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其间,意见稿送中国信通院、中国工联院等国家机构和省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单位)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7月,该方案起草小组赴江苏、浙江进行专题调研,并充分借鉴部分经验。8月~9月,意见稿完成省有关部门意见征求、会签及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核;9月18日,通过省政府第165次常务会议审议。10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

《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内容节选)

推动超过2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达到70%,"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率达到80%左右。每年建设30个以上以数据要素流通应用为核心的"产业大脑"和"晨星工厂"。培育100家以上智能制造标杆企业,500家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场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


(1)该方案的编制充分体现了科学立法的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中该方案的节选内容,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方案实施后对促进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预期影响。
2023-02-09更新 | 41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城镇化指的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但这种集聚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也不是城市规模的一味扩大。高质量的城镇化要充分发挥城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补齐中小城市及县城功能短板,使大中小城市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层次丰富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这启发我们,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     
①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动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
②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
③扩大城市规模,推进以特大城市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④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事关国家发展大局。


材料二   新时代,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积极成效。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和应用加速推进,宽带用户普及率明显可高,移动支付、在线学习、远程会议、网络购物、视频直播等新方式让人民的生活更力便利;瞄准全球数字技术基础前沿领域,不断突破核心技术,提高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水平,让更多企业迈上“云端”;加快城市智能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完善农村地区信息化服务供给,形成以城带乡、共建共享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深入发展,鼓励数字经济领域平台企业出海,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推动数字济高质量发展的。
5 . 韧性是物理学概念,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和破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将这个概念用于经济活动,通常指经济体抗波动、风险和危机的能力。从疫情以来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韧性(     
①源自于中国显著的制度优势,政府具有较强调控能力
②体现在生产需求快速增长,就业和物价水平稳步提升
③得益于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意味着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1-17更新 | 34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下列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表述正确的有(     
①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②要建设创新引领、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③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④要建设以乡带城、协调联动的城乡发展体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22年10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要求试点城市通过机制创新、要素集聚、平台搭建、数智赋能和政策支持,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迭代升级,形成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第三方平台等协同联动、竞合共生的生态发展格局。由此可见,该试点工作(     
①有利于促进产业生态要素合理配置并激发其潜能
②加强了宏观调控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表明我国致力于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④为政府参与产业链供应链的分工提供了机制保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高度关注布局新赛道、培育新动能。2022年8月,上海分别针对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产业3条新赛道制定了行动方案。为保障以上新赛道、新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在组织统筹、资金支持、载体布局、人才引育、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争取到2025年,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产业总规模突破1.5万亿元。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利于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②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有利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③必须要培育市场主体动力,激发新市场、新业态、新模式
④建立独立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政府必须发挥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1年12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提出制造业转移和承接的重点方向、重点产业。

地区

发展优势

东北地区

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和丰富的创新要素资源

中部地区

资源要素丰富、劳动力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

西部地区

重点承接发展资源精深加工、清洁能源等产业

东北地区

资源、产业、科教、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


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有利于(     
①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各行业实现均衡流动
②发挥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的空间布局
③从资源、环境和人力等方面降低制造业成本,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④改变和重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降低我国经济的外部风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某市实施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加快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现代海洋、智能家电等产业,同时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每年建设10个集聚类农村新型示范社区、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等,打造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乡村;通过“四区一带多园”引领,全域联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推动质量、效率、动力的变革,逐步使该市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使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