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三角一体化,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长三角创业地图”为创业者实现了人才、资金、项目、政策等各种资源的“一站式”配齐,各类战略科技力量的不断提升、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为未来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完善,打下了坚实基础;推动与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水平,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聚焦“科创十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破圈”交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毗邻大城市的小城市,积极承接大城市功能疏解,拉长大城市长板,补齐大城市短板,优势互鉴、功能互补、界限消弭,共同发展“都市区经济”“都市圈经济”,实现“1+1>2”的要素整合效应;多措并举,建设国际开放枢纽,“开放是最大的优势”,今天所追求的国际化,不仅是表面的、量的层面的国际化水平,更需在内在功能、底层逻辑等方面对标国际、接轨国际、引领国际,体现出“质”的竞争力。长三角地区的长足发展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23-04-24更新 | 494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岁末年初,受疫情延宕反复和国际复杂环境(欧美通胀、美元不断加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欧美经济衰退预期加剧)的影响,全球经济遭受重创,这让我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为找回此前流失的时间和订单,缓解产业链上下游的集体“焦虑”,进一步带动二级市场的投资热情,自2022年11月、12月以来,浙江,江苏等省组织外贸企业组团包机出海抢订单,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广东等多省全球招商引资,促合作……在政府和市场的合力共为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积极因素不断汇聚,中外企业“双向奔赴”,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和吸引力,也为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信心和机遇。


(1)解读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为国家应对这一变化趋势提出三条合理建议。
(2)出海抢单、全球招商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结合材料二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023-04-20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政治试题
3 . 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某市在一批边远且经济相对落后的村、社区,把闲置多年的乡村公益设施进行改造,有的成为工厂厂房,有的成为特色民宿和特色观光园。盘活乡村闲置公益设施有利于(     
①优化资源配置,繁荣农村经济
②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产业融合
③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④根本解决农民就业难题,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20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


注: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CDP比重在2006年时达到32.S%的峰值。美、德、日等主要工业国家,制造业比重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都是在迈入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行列之后发生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推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取得显著成效: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5.5%,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1.8%;新能源汽车、光伏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45个国家制造业集群带动作用充分显现。


(1)描述上图(含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对解决制造业突出问题的启示。
2023-04-14更新 | 53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今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2023开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激发消费市场更加强大的发展动能,推动消费回暖跑出“加速度”。同时,运用财政、金融等手段带动有效投资,撬动更多资金进入投资领域,加强与产业、科技等政策的分工配合、协同发力,实现有效投资的量、质提升。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7.7%,达到42.07万亿元,全年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17.1%;2023年,要保持进出口持续向好态势,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效应。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实现经济总体回升的举措。
6 . 为激发春节文旅消费活力,某市举办2023年一季度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促进活动,统筹发放各类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600万元,单人年度在该市智慧文旅平台享受市级财政补贴额度最高5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上述举措对该市经济发展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①文旅消费积极性提高                    
②文旅消费成本降低                    
③该市文旅产品价格整体下降       
④推动该市第三产业发展             
⑤消费者领取补贴
A.③→①→②→④B.①→⑤→②→④C.③→②→①→④D.⑤→②→①→④
2023-03-27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3月联合测评政治试题
7 .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表明发展数字经济能够(     
①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②赋能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③厚植发展动力,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④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在华南农业大学无人农场里,2台无人驾驶收割机、1台无人驾驶运粮车沿着既定路径自动向收获田块行驶。无人农场种植的广东丝苗米“19香”亩产量比当地的平均亩产高出32%。无人农场的一小步,迈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大步。下列关于“无人农场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推导过程正确的是(     
①聚焦技术创新,新智能与农业深度融合
②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③提升农业现代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④提质增效,为统筹城乡发展注入新动力
⑤发展高效、优质农业,打造高质量标杆
A.②→①→④→③B.①→⑤→③→④C.②→⑤→④→③D.①→②→⑤→③
2023-03-21更新 | 735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有较大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由来已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契机,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突破地理区位和要素禀赋的限制,引导资源在不同区域内自由流动,不断挖掘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相对发达的区域而言,数字经济为实现城市精准管理、制造业高端化和制造业服务化进而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对于老工业基地而言,数字经济是其突破长期徘徊、倒退困境的重要机遇,这些区域可不断将数字经济渗透至当地传统优势产业,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落后地区而言,可借助在线医疗、远程教育等项目弥补自身在传统公共服务上的不足,有效提升发展机会和发展质量的平衡性。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知识,说明如何发挥数字经济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0 . 2022年12月,新华网聚焦山东冠县:当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全面推行村党支部带领村民领办合作社模式,着力打造文旅康养新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冠县成功之路给我们的启示(     
①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对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②积极解放思想,逐步改变农村集体经济的所有制性质
③能够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经济发展之路
④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