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构建新发展格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4 道试题
1 . 生产函数是一个经济学术语,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下列能够提高企业生产函数的正确路径是(     
A.加强管理→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B.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
C.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扩大市场占有率
D.延长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培育发展新动能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2月2日,为期5天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闭幕。这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共吸引了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据不完全统计,本届链博会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人民币。中国“开放密码”“链”接起世界。

材料二   近年我国继续保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从广交会、进博会再到链博会,我国持续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据商务部数据,2022年我国外商在华新设企业3.8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1.2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折合美元同比增长8%。制造业一直是我国最“吸金”的行业,科学研究相关行业对外商的吸引力持续增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开放密码”能够“链”接起世界。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不断扩大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0.65) |
解题方法

3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和《“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要求,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2121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五项重点工作之首。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

有观点认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4 . 常德市部署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谋划“老产业”和“新赛道”融合发展。常德高新区集聚了380多家上下游企业,在传统工程机械制造优势匹配度的基础上积极对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成功引入了氢能装备、飞机自动涂装等多条生产线,优化了产业结构。发展产业集群能够(     
①避免外部冲击,形成垄断竞争优势             
②节省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③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区位优势                    
④增加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九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乐安县把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和家庭院落的闲置房、空闲地以及荒滩洲等资源,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发展自主创业型、龙头带动型等模式的庭院经济,描绘出庭院经济发展新篇章。这有利于(     
①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③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活力
④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九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前,湖南省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发布《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对通过智能化技术改造,生产效率、资源综合利用率、产品研制周期、运营成本等方面发生明显改善的先进代表企业给予5万元至2000万元不等的补贴奖励;在关键技术突破方面,《实施细则》通过对经认定的智能制造首台(套)产品、生产工业和信息化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内装备产品,且投保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险的制造企业,给予中央财政保险补偿25%的配套资金进行奖励,进而鼓励企业开展首创性重大技术装备的突破和研发;《实施细则》通过对高层次人才新创办的企业设立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奖励的“高管人才奖项”等措施,进一步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此外,《实施细则》还对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本地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等方面作出了明确指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实施细则》的实施是如何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
2024-05-2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九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网站,亚布力企业家论坛中心

材料二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许多国家选择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这些数据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受到沿线国家广泛欢迎,取得了丰硕成果。

(1)有人认为,“一带一路”是开放理念的生动践行。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
2024-05-1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和主要阵地。中央指出,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作为新质生产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低空经济已成为各地比拼的“新赛道”。“低空经济”是以无人机产业为主导,涉及研发制造、飞行培训、行业应用、侦测反制等众多行业,是辐射带动效应强、产业链较长的综合经济形态。预计到2025年,低空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高达5万亿元。同时,类似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也面临市场培育、政策监管和创新成果侵权易发多发等诸多挑战,对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标准制定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材料二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关乎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利改善。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石化大国,炼油、乙烯等产能稳居世界前列,但化工领域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原创独有、领跑全球的技术较少,一些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工业软件尚未做到完全自主可控,成为制约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积极推动石油石化产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有观点认为,科技创新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法律与生活》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何要推动石油石化产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5-1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南是农业大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春为岁首,农为行先。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常德谢家铺镇,了解春耕备耕情况。

总书记对春耕备耕提出明确要求:把“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需要在“地”和“技”上下功夫。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各地区各部门要压实责任细化春季田间管理,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上下大功夫,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为全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开好头、起好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只有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才能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确保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幸福。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我省应如何积极作为,才能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2024-05-08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产品碳足迹是指产品从原材料加工、运输、生产到出厂销售等流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总和。2023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明确了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丰富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推动碳足迹国际衔接与互认等重点任务。这有利于(     
①消除贸易摩擦,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
②倒逼技术创新,增加低碳产品供给
③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企业节能降碳
④降低产品价格,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