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构建新发展格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3 道试题

1 . 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全国20余个省(区、市)1万多个专利权人开展专利产业化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专题调研。调研结果见下图。因此要(     

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缩小收入差距

②立足市场应用,吸纳社会资本,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③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安全稳定

④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推进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深圳40多年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创业史,科技改革走在前列。据统计,2019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达1328亿元,占GDP比重4.9%;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75万件,占全国的30.6%,连续16年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社会研发投入增加,能持续改善科技创新生态

②深圳科研投入增长,有力提升了其科技创新能力

③深圳坚持创新发展,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④深圳的创新创业史,对全国的创新发展起示范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7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强调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下列政策举措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的是(     
①加强对服务消费的金融支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②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同步富裕目标
③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效应
④稳定物价,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3年12月29日,2023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从2018年到2022年的五年时间内,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约30万亿元增长到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推导正确的是(     
①有效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加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③降低实体经济经营风险
④“数字赋能”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⑤ 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研发投入
A.⑤→②→④→①B.⑤→③→②→①
C.④→⑤→②→①D.②→④→③→①
2024-03-13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有人这样形容现代化经济体系:实体经济是身躯,科技创新是筋骨,现代金融是血液,人力资源是大脑。这表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     
①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大力发展现代金融奠定国家经济的立身之本
③政府安排人才岗位,支撑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④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4%。其中,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城市上涨0.1%,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3.2%,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下降0.9%,服务价格上涨1.3%。这说明(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
①消费市场供需基本平稳,价格总体稳定
②物价上涨,居民消费水平急剧下降
③物价总水平整体将呈现低位回升,保持整体可控
④食品价格降幅较大,相关企业面临较大压力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4-03-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这一决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机遇与挑战:国内企业将与在技术、品牌、资金上具备优势的外企在本土展开激烈竞争;现有对外资的审批、监管与安全审查等法律法规会受到冲击;外企将在中国建设更多新的生产基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拓宽供应链;随着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增强,更多外企会来到中国、扎根中国,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制定印发了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文件,采取了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道、绿色金融 等一系列举措。十年间,中国生态环境部与中外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已有来自43个国家的150余家中外合作伙伴加入联盟,其中包括26个共建国家的环境主管部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面对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该如何作为?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以“擦亮共建一带一路的绿色底色”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180 字左右。
2024-02-25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政治试题
8 .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以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撑、正在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的生产力。提高新质生产力,这需要(     
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扩大对外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
②坚持科研市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③发展数字经济,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④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新产业集群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行知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郑重宣布“构建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等八项支持行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表明(     
①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主导全球经济创新发展新趋势
②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走深走实
③“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世界各国认同,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④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做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者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10 .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下列举措能有效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     
①整合创新资源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
②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逐步淘汰传统产业产能
③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发展新动能
④构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大市场,从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2-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