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自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天下大同”“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文化天下观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治天下理念,是中国古人的卓越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量、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亦是今天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最深厚的文化渊源。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弘扬中华文化天下观,需要我们(     
①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和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②倡导包容互鉴,增强世界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③贡献中国智慧,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法和新路径
④扩大文化影响力,促成民族文化向普世文化转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14高三上·山东临沂·阶段练习
2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坚持这一路径和目标的关键在于(       
①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②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④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06-17更新 | 57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4届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高三12月联考政治试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贫困问题,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近年来,某省依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振兴传统工艺为抓手,探索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在非遗衍生品开发、旅游商品开发、文旅扶贫、乡村振兴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实现竹艺这项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破销售瓶颈,当地政府引导人们通过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其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使传统工艺更好地融入生活,走进千家万户。一年的时间,当地创新推出20余种竹艺产品。其中,车挂“竹报平安”、皮影灯具等已开始批量生产,广受市场好评。这些举措激活了非遗产品的生命力,助力脱贫攻坚。非遗扶贫为脱贫攻坚开辟了新道路,注入了新活力,让非物质文化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成为扶贫“亮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在非遗扶贫中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2020-03-28更新 | 39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题(线上)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的夏天,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席卷影院,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刷新影迷对于国产动画电影的认知。上映仅8天,累计票房达15.28亿,打破了迪士尼出品的《疯狂动物城》保持3年的榜首纪录,成为内地市场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

这部取材于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哪吒的改编作品,在借鉴《封神演义》《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电影作品的同时,在当代视角下,让“哪吒IP”重新焕发了新的艺术活力。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动画电影的制作水准不断提高,为今后国产动漫的创新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了新思路;随着全国60多个制作团队的助阵、后期的三年之久的磨合,满足了观众对于电影的镜头设计、完成度与画面张力的要求;与此同时,导演颠覆传统剧情,哪吒不再通过“自削骨肉”对抗封建立法,而是“打破成见,追求自我”,切合了当代文化基因中“不信命不认命”的集体潜意识;中国动画行业通过“不一样的打开方式”,重振中国信心,定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影片制作是如何通过“不一样的打开方式”迎来发展契机的。
2020-03-17更新 | 137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太和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文化天下观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治天下理念,是中国古人的卓越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是不同于西方主流观念的东方思维。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弘扬中华文化天下观,需要我们
①坚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态度,积极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②充分认识到文化与政治相互渗透融合,坚持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包容性发展
③坚定高度文化自信,天下观即天下中心观,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法、新路径
④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让电视文艺节目蕴含民族文化之美,是媒体人的责任。
近年,各种主题真人秀节目竞相上线,《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以极高的收视率取得巨大的商业回报,但节目的创意大多是舶来品。针对文化传媒的发展路径问题,有人认为,大量引进国外节目创意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传媒的发展,应鼓励引进;而有人则认为这样会让我国的文化传媒囿于模仿难于突破,应限制引进。
曾几何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符号渐行渐远,甚至淡出一些年轻人的视线,社会弥漫着浮躁、娱乐至上的气息。近期,《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节目受到热捧,节目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坚守,凸显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创作者们从最熟悉的题材切入,在古典诗词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其舞关设计将中国传统的符号融于多空间的四维影像,用最新的3D数字影像技术再现古诗词的流动意境。节目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位阐释,不喧哗,自有声。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材料中关于文化传媒发展路径的两种观点,任选其一说明其合理性。
(2)运用《生活与哲学》巾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是怎样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
(3)全媒体时代,不少媒体对“娱乐至上”推波助澜,引发有识之士的担忧。请从两个角度谈谈“娱乐至上”的危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