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3 道试题
1 . 东北抗联精神蕴含的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伟大的牺牲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是鼓舞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伟大抗联精神,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抗联精神昭示我们(     
①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
②必须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③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弘扬伟大抗联精神
④战胜艰难险阻需要树立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追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15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质量监测文综政治试题(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这个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长征路上,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回旋乌蒙山、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舍生忘死的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创造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主席明确把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作为年轻干部练好内功、提升修养的第一位要求,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

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说明“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的缘由。
2022-03-15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信息检测原创卷(六)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新的飞跃,这-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也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奋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更加自觉地以这一思想为指导,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先进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
(3)某中学高一三班将举办一次以“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自信”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请你结合学科知识,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

电视剧《功勋》将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人生华彩篇章与共和国命运串联起来,运用“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方法,诠释了他们的崇高境界。我们在剧中看到,有大国重器的时代所需,就有于敏、孙家栋、黄旭华一心报国的奋斗;有黎民苍生的生计所系,就有袁隆平、屠呦呦呕心沥血的钻研;有父老乡亲的家国所依,就有申纪兰、李延年、张富清满腔热血的赤诚。八组人物,八种破题,烘云托月、以宾写主的笔法,寓非凡于平凡之中,融超常与家常为一体,这是《功勋》在英雄叙事中别开生面的地方。《功勋》是庆祝建党百年的献礼之作,是为新中国英雄立传之作,也是为中华优秀儿女的明德之作。


(1)电视剧《功勋》的主创人员认为,作品的成功首先归功于功勋人物自带光芒。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功勋人物的光芒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特征。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电视剧《功勋》成功创作的经验有哪些。
2022-03-14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高三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5 . 经过中国政府的不断努力,被加拿大拘押了1028天的孟晚舟女士于2021年9月25日乘坐中国政府包机,回到祖国。现场接机的人群不由自主唱起《歌唱祖国》,孟晚舟发表感言:“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这体现了(     
①理想信念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②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③理想信念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信念带给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1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12月3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2月11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2021年2月17日,被评为2020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张桂梅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现状,坚守扎根大山办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推动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2008年建校以来已帮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事教育工作40余年,她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倡导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张妈妈”。

材料二   2022年元旦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时特别点赞了这一年,还有很多难忘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全国上下防控疫情坚决有力;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矢志强军、保家卫国……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因为,他们的基因里本就刻写着责任担当,血管里本就涌动着家国情怀。


(1)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张桂梅是如何践行“扎根大山办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的。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难忘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对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启示。
(3)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涌动在他们心中的是浓浓的家国情怀和爱国情怀。请你围绕爱国写两句名人名言。
2022-03-08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07 习近平2022年新年贺词
7 . 近年来,从《我和我的祖国》到《我和我的父辈》,从《中国机长》到《中国医生》,从《战狼2》到《长津湖》,一大批主旋律电影“走红”。这些作品内容不同、情节多样,却有着鲜明的共性-扎实生动的故事题材,赤诚鲜明的家国情怀。而这些故事的底本、情怀的来源,正是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恢弘壮阔的当代实践。创作主旋律文化作品必须(     )
①提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题材
②植根革命文化的沃土,塑造典型艺术形象
③传递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发人民情感共鸣
④尊重历史真实,捐弃艺术虚构和恣意想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

材料一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銮战长津湖等,连续进行5次战役;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阵地,实施多次进攻战疫,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运用中华文化力量的知识,分析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作用。

材料二   革命文物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南昌起义时的红十字马灯、井冈山八角楼、渡江战役中的小木船、开国大典上升起的五星红旗、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无数革命文物见证着革命历史,承载着初心使命。

革命文物记录着中国革命的感人事迹。毛主席的睡衣、朱德的扁担、周总理用破还不舍得换的毛巾、红军送给老百姓的半条被子……这一件件革命文物,讲述着百年党史中涌现出的感人肺腑的故事。

革命文物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瞻仰革命文物,倾听历史回响。近年来,各地积极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推动革命文物整体规划、连片保护、统筹展示、有效利用。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
(3)某中学举办了一场“学习革命精神,青春报效祖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你作为参赛选手,请列出演讲提纲的三个要点。(要求主题鲜明,言简意赅。)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习近平说:“直到今天,‘两个务必’的教育还远未结束,继续‘赶考’的任务也远未结束。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都要不断地接受人民的‘考试’、执政的‘考试’,向人民和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永葆“赶考”的清醒,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带领人民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在一场场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不断“赶考”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1)“两个务必”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人生是一个不断“赶考”的过程。就青年如何在人生考试中交出合格答卷提出两点看法。
2022-02-22更新 | 36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精讲)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5月15日,我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预选区域,“祝融号”火星车经调试后开始工作。

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祝融号”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影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这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探测器“天问”的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富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而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就是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首辆火星车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命名,都将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高大上的“探火”工程变得易于理解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人迈向更远深空的决心和毅力。

从建党百年迈向执政百年之际,到火星这颗“红色星球”上去,这是一种科技实力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传承——传承老一辈的航天精神,怀凌云志、做务实事,不畏艰难、不拍牺牲,为实现航天强国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心。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及其特点”的知识说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及其完成所体体现的道理。
(2)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从命名到完成对于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义文化的启示。
(3)某班拟以“弘扬新时代航天精神”为题开展主题活动,请你为此设计两个议题。
2022-02-20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开年(2月)摸底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