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2023年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获奖人物揭晓。获奖对象包括钱七虎、邓小岚、杨宁、沈忠芳、徐淙祥、“银发知播”群体、徐梦桃、陈清泉、陆鸿、林占嬉。在极不平凡的2022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他们以凡人之力,书写着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有利于(     
①弘扬中华传统道德,更好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新的时代内涵
③激励人们笃定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
④厚植国人精神沃土,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学史者不愚,知史者不慌,用史者不乱。市内某高中为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决定在全校开展以“学党史·知党情·强信念·跟党走”为主题的党史教育活动。下列不符合该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方案有(     
A.在全校举行纪念建党100周年唱红歌比赛,坚定信仰信念
B.在全校进行党史知识竞赛的活动
C.在全校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黑板报
D.召开主题班会,讲党史故事、谈学习心得,明确新时代新青年的新担当
3 .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天宫课堂”积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和文化,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航天科普教育,不仅在于精彩的实验和现象,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观察,进而去思考、去探索。我国组织太空授课的文化意义主要在于(     
①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②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养,培育“四有”新人
③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④加强文化交融,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中国古代传统诗文将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来表述诗品与人品的关系,认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但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下列关于诗品与人品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诗品与人品的背离佐证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②有了好的人品,就能创作出有诗品的优秀作品
③只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真正提升诗的品格
④文如其人表明诗品是人品的派生物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某省文明办联合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全省推广实施“道德信贷”,所有被评为“中国好人”的该省公民和市以上政府授予的道德模范都可成为授信对象,获得无担保优惠贷款。推广实施“道德信贷”(       )
①创新了道德教育的形式
②可以激励人们不断向上向善
③表明道德教育的成效取决于物质条件
④说明人民群众是道德教育的对象而非主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30更新 | 696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岳阳临湘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学考)
6 . 在当前党史学习教育中,必须重视青年学生这一重要群体,要让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形成持续的正向激励作用,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知史明史中培养担当品格,以实际行动和奋斗姿态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这就要求青年学生(       
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担当时代重任
③知行合一,将学习成果直接转化为自觉行动            ④听党话跟党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9-23更新 | 21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电影经常出现“叫好”和“叫座”的矛盾,有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电影过度关注“眼球效应”,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口碑”。我国电影需要“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的原因是(     
①它可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②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添时代内涵
③它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④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14更新 | 124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一)
8 . 思想政治课,是用一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习近平强调,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在大中小学阶段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这是因为(       
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②思想政治课是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泉
③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有助于青少年自觉地融入民族复兴大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7-23更新 | 95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是理想信念。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我们应(     
①学习党的历史,明理增信②加强科学修养,凝心聚力
③坚定革命信念,奋发有为④树立正确理想,彰显个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07-20更新 | 8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天的青少年,文化知识的广博常令父辈自叹不如,但小学生不会剥鸡蛋、中学生不会扫地、大学生不识五谷的笑话也时有耳闻,人们针砭现行教育“有教育无劳动”。针对此类现状,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专业指导学校劳动教育教什么、怎么教。

对于劳动教育,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有过精彩论述:“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缺失了劳动教育的学校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指导纲要》的印发是一场及时雨,标志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越来越完整。

自我服务劳动,培养孩子基本生存技能;集体劳动,培养互助精神;公益劳动,培养奉献精神。劳动教育关系到新时代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开展劳动教育对培育时代新人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面对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


(2)结合材料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为主题组织一场辩论,请围绕这一主题写出辩论稿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撰写发言提纲。
②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左右。
2021-07-0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