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由于影响市容环境而不能堂皇入室。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街边小店“原地复活”,小吃店、咖啡馆的小方桌摆到了梧桐树下……成都街边地摊接地气、暖民心,没有让这座“网红城市”失去往日颜值,反而增添了几分平易近人之美。事实上,国际范儿与烟火气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地摊不但是商品市场,同时也是一道人文景色。放眼全球,从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到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

“摆摊设点”一头连着民生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治理,需要各地政府精心谋划、因城施策,提前做好解决方案,实现“活力”与“文明”同步。对已经或正在发展“摆摊设点”的城市而言,绝不能回到历史上的粗放无序状态,而是要与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契合。要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城市善治,需要使出“绣花”的功夫,才能避免宽严失据,体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请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地摊经济对恢复城市“烟火气”的意义。
(2)有人认为:“地摊经济在城市发展中,难以做到活力与文明同步。”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请以“如何让地摊经济成为一道城市风景线”为题写一篇时事短评。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综合运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知识加以阐述。
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0-09-0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政治试题
2 . 有人定义2016年是中国共享单车元年。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在城市街头随处可见橙、黄、绿等各色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公共场所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共享单车较好的解决了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用户打开手机软件,通过互联网定位,就可以锁定并预约到离自己最近的单车,用手机扫描车身的二维码解锁,电子支付、随用随骑,租用价格便宜,用完后把车停在公共的停车区域内即可,颇受市场欢迎共享单车项目在短短几个月内获得了数亿美元的融资,至少有27个共享单车品牌汹涌入局,以致行业竞争火爆。
共享单车无桩的停放形式、即走即停的使用体验,成为共享单车流行的重要原因。然而,车辆损毁、违规占道、私人侵占、单车押金去向不透明……不同公司的数万辆单车同时涌入,损害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路权,影响交通秩序。
使用共享单车中的不文明现象不断见诸报端,一场有关“国民素质高低”的争论也随之而来。当前,全国多个城市市民响应“全国共享单车行业文明骑行倡议活动”,主动规范自身用车行为;多地媒体曝光违规使用单车案例,报道被拘留、被批评教育的违规典型,号召市民文明出行、规范用车。营造爱护共享物品、文明骑行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市民文明意识的觉醒,推动共享经济的更好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知识,结合材料探究共享单车市场火暴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国民素质高低”的争论带来哪些文化意义。
(3)共享单车是公共管理的显微镜,凸显了法律法规、企业管理等在面对新现象、新挑战时的短板。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城市管理共享单车提出三条建议,并指出唯物史观依据
2017-06-05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中学2017届高三5月第二次调研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