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老工业区往往是一座城市最具情怀的符号,留有城市发展的独特印记。回答下列小题。

1.在首钢园区的改造中,运用城市织补理念,园区重构不靠大拆大建,而是在保留既有建筑和布局的基础上,增加功能性建筑,使得工业遗存“脱胎换骨”,以新旧空间对比延续首钢“素颜值”工业之美,展现石景山“绿颜值”独特魅力,强化高炉雄风、石景山色、绿色长安、永定河滨等山、水、工业遗存共生的城市风貌。首钢园区改造所蕴含的哲理是(     
①城市织补理念对首钢的转型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②站位于城市整体规划的高度,处理好新旧空间的关系
③遵循历史的发展轨迹,在继承中创造宜居的社会环境
④坚持绿色、协调发展理念,使工业遗存焕发新的经济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北京市某中学组织学生来到首钢园区,开展《绘魅力新首钢,画北京新地标》活动。同学们有的描绘纵横的管道和交互的机车、有的表现巍峨的高炉和耸立的烟筒、有的写生硕大的厂房和独特的人文景色、还有的刻画出想象中辛勤的工人和炼钢的场面……完成了“钢铁巨人”“美在新首钢”“最可敬的人”三个主题的素描作品。这样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     
①在创作中融会贯通,实现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华传统美学相融合
②接受工业文明和首钢精神的熏陶,提升艺术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③通过绘画作品,助力首钢实现钢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觉行动,承担起未来社会建设的责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0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为推进劳动教育迈上新台阶,某地区将“农耕教育进校园”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举措,鼓励各校充分利用楼顶、花园、空地等闲置土地积极建设劳动基地,安排学生定期来农耕劳动实践基地劳动。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是为了(     
①促进广大的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②让青少年能够完全摒弃好逸恶劳等恶习
③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④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前适应社会竞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某地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礼堂等平台,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评选“最美家庭”“好家风示范户”“最美庭院”,树立自强励志、孝老爱亲、热心助人典型等,均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该地和美乡村建设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因地制宜找准特色,留住乡风乡韵乡愁
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乡村文明程度
③强化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④弘扬文明乡风,形成积极向上社会风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3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教育片区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4 .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有这样一位来自贵州省望谟县的代表,他叫刘秀祥,2008年他“千里背疯母上大学”;2012年他拒绝高薪,带着母亲回到还处于深度贫困的贵州省望谟县,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从教10年间他助力千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2020年4月28日,刘秀祥获颁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9月10日,中宣部、教育部授予刘秀祥“全国最美教师”荣誉称号,传播他的事迹有利于(     

A.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内涵
B.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制高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C.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D.传承优秀传统美德,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地开展以文明交通劝导、文明餐桌行动、文明旅游引导员、网络文明传播、学唱公民道德歌、文明礼仪知识问答、清洁家园等为主要形式的“争做谦恭有礼的中国人”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这能够(          

①营造全民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②引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爱国主义情感

③通过喜闻乐见的参与形式,不断提高人们精神境界

④培育社会文明风尚,丰富发展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2年9月16日,载有第九批8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空军运-20飞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桃仙国际机场以“过水门”礼节迎接,两架伴飞护航的歼-20战机进行超低空通场。“双20”列阵长空,向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崇尚英雄(       )
A.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要求
B.是目前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C.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
D.有利于丰富革命文化的内涵
2023-10-0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7 . “道德积分储蓄站,兑换点里它可以花。道德模范年年评,今年花落到咱家。”在河南A村,这段豫剧乡亲们耳熟能详。村里推行道德积分储蓄站,引导乡亲们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积极参与村里的大事小情,乡村治理效能显著加强,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这告诉我们(     
①优秀文化能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②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
③要努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④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7-29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冲刺卷政治试题(三)
8 . 近年来,不少地区加快推进“非遗+”产业发展新模式,打造非遗文创集市,为非遗产品搭建线上线下展示和销售平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方式走近百姓、融入生活,屡屡掀起消费热潮。上述做法有利于(     
①服务社会的公共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中外文化交融互鉴,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感召力
③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④非遗在现代生活中活起来,为人民提供丰富精神食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短视频门槛低,趣味性高,草根性强,既充分利用人的碎片时间,极具吸引力,也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兴趣和知识的大门。但短视频的问题也不少,内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流量至上”“低俗博眼球”,败坏了社会风气。这需要政府(     
①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②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我国公民素质
③增强信息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
④弘扬主旋律,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某革命老区积极推动用革命文化资源促进青少年成长,创新开展“六个一”教育:即“吃一顿支前餐,唱一首红色歌曲,听一场红色报告,看一场红色电影,演一次红色实景剧,写一段心灵感悟”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参与上述活动对青少年成长的主要意义在于(     
①在融合创新中传承红色文化
②在参与中领悟爱国主义的真谛
③在学习中提升科学文化素养
④在实践中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10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