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1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国“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仍然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对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要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该指示在全社会引发广泛认同,这是因为(       
①要把在全社会开展的社会公德建设转化为公民自觉的行动
②我们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就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继承和弘扬
④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中国古代传统诗文将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来表述诗品与人品的关系,认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但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下列关于诗品与人品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诗品与人品的背离佐证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②有了好的人品,就能创作出有诗品的优秀作品
③只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真正提升诗的品格
④文如其人表明诗品是人品的派生物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的行为时有发生,借由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的论调偶有出现。这些言论,不仅于个人无益,也会危害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必须坚决制止、管控、打击,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我们的“网信事业”必须积极引领舆论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

2019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设计制度规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从国家角度谈谈如何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4 . 惜食节俭始终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传统与习惯。古人们留下了许多关于倡俭戒奢的诗词名句,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等。如今,虽然不再缺衣少食,但土地资源始终有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传统不能忘。重温这些诗词名句,有利于(     
①彰显中华民族文化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
②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
③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唤起人们的共鸣
④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高人的科学素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滹沱河畔到宝塔山上,从遵义古城到沂蒙老区,从上海兴业路到浙江嘉兴南湖,从六盘山到于都河畔,从西路军纪念馆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强调指出,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传承红色基因(     
①可以促进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②旨在激发居民文化消费,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③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④能彻底消除腐朽文化、落后文化产生的土壤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2021-11-03更新 | 30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年克拉玛依市高三第三次模拟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6 . 2021年 9月14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深入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深化直播带货等领域不文明问题治理,开展互联网领域虚假信息治理。该意见(     
①是基于强化价值引领、营造行业健康生态的需要
②有利于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③旨在提高网民科学文化修养,增强网络辨别能力
④把理想信念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有事找志愿者,无事作志愿者”,青年作为志愿者,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是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参与力量。由此可见(     
①青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
②青年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③志愿者精神引领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03更新 | 115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红”作为时尚文化现象,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行业达人们借助网络平台,点评时政,科普新知,展现才艺……也催生了以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位为主导、在社会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的“网红经济”,促进了食品、服装、教育、医药、体育、广告、视频、电商、美容等行业发展。“网红”的出现,体现了社会的多元化。“网红经济”衍生的巨大功利使得部分“网红”节目低俗化、媚俗化,甚至冲击社会的道德底线,对公序良俗造成破坏。面对鱼龙混杂、层出不穷的“网红”文化,社会舆论强烈呼吁要加强规范和治理。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该如何对“网红”文化进行道德校准,培育时代真正需要的“网红”。
9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人民网梳理了抗战时期的革命旧址和革命文物,带大家倾听文物背后的故事,重温中华儿女抗日战争的伟大历程、英勇壮举和历史经验。人民网此举的目的在于(     
①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②汲取奋进力量,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精神
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提供方向保证
④不断丰富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内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19年5月,习近平在江西视察时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如今,红色课堂、红色故事会、红色文物展示、“红色家谱”编修、红色人物宣传等系列活动使红色基因融入民族血脉,化为实际行动,助力新时代发展。传承红色基因(   
①旨在激发居民文化消费,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②可以促进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③能彻底消除腐朽文化、落后文化产生的土壤       
④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4-27更新 | 27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新源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