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2020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强调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这表明(       
①我国奉行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②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之分
③我国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④任何人权都是无条件的和抽象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 .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依据是(       
①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②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③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
④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各国要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加强团结、同舟共济。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合作共赢理念,相互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的道路,将继续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各国为什么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合作共赢理念”?

4 .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指出:共建“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新贡献,我们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由各方平等协商、责任共担、共同受益。6年来,已有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就业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增长……27日,与会各国发表联合公报,重申打造繁荣与和平世界的共同命运是各国的共同愿望。


结合材料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生活依据。
5 . 2020年3月2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结合中国抗击疫情实践经验,就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稳定世界经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这些主张(       
①反映了各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价值观已达成一致
②彰显我国在携手抗疫、打造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中的担当
③呼吁各国以共同利益为国际外交的出发点,凝聚战疫合力
④启示世界各国政府应当树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习近平主席在同鸟兹别克斯坦总统通电话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这是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①符合人类共同的根本利益
②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③有利于消除国家间的分歧
④有利于共同应对重大挑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0-07-0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0届高三三模文综政治试题
7 . 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70年来,中俄关系在探索中前行,双方着眼时代发展潮流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开创性建立“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新型大国关系。2019年6月,中俄领导人宣布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启中俄关系更高水平、更大发展的新时代。构建新时代正常、健康、有质量的大国关系需要(       
①以互信为基石,筑牢战略同盟伙伴关系②深化利益交融,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
③寻找历史友谊,保持两国根本利益一致④秉持公平正义,携手应对全球性新挑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依据。
2020-06-1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0届高三5月统考文综政治试题
9 . 近年来,中非友谊越走越亲,合作越融越深。无论是应对经济乏力、发展鸿沟、减贫力的发展命题,还是求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疾病等非传统威胁,中非合作为人类社会携手应对全球挑战作出表率。这体现了(       
①中非间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中国具有开放包容的大气度
③中非相向而行的"齐步走"
④中非之间有共同的国家利益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中国(        )
①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意志
②与世界各国携手前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直面时代主题的变化,积极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④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与各国共同坚守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05-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0届高三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