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12月,在中国推动下,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的春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一些国家政要、国际机构领导人在农历新年发表祝词,已成为春节期间的“固定节目”。春节,已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放眼全球,动荡、战乱等种种问题持续困扰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行径大行其道。春节,寓意春天的开始,饱含人们对万象更新的期盼。在21世纪国与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时代背景下,世界拥抱春节,也在期待拥抱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春节能成为联合国假日并走向世界的原因。
2024-05-1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5月份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用共同利益、共同挑战、共同责任把各国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其核心归纳起来就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指明了正确方向。

十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共识持续扩大。“人类命运共同体”连续六年写入联大决议,并多次写入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获得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理解和支持。随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等彰显中国智慧的方案或主张被陆续写入联合国文件,中国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支持,中国方案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和问题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知识分析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为什么能转化为全球共识?

3 . 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安全和繁荣;另一种是抱持零和思维,挑动阵营对立,让世界走向动荡和分裂。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这表明正确处理双方关系中美必须(       

①共同有效管控分歧,以谈判和对话解决双方矛盾纠纷

②共同树立正确认知,立足国际社会需求制定外交政策

③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实现双方合作共赢,以合作取代竞争

④共同承担大国责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大国担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党的二十大审议并一致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写入党章。这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出的解答时代之问、应对时代之变的时代强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世界尽责、为人类担当的天下情怀。全人类共同价值(       
①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价值共识
②是世界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和价值实现认识的总和
③为世界人民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判定提供了中国智慧
④汇聚人类进步的精神力量,会取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际湿地城市”是由《湿地公约》认证的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我国自1992年加入公约以来,通过推进湿地立法、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等措施,不断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截至2022年11月,中国共有13个城市获得《湿地公约》认证的“国际湿地城市”称号,数量居全球第一。这说明(       
①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倡导城市与湿地和谐共生
②湿地立法是我国取得城市湿地保护成就的关键环节
③加紧保护城市湿地生态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
④提升环保意识是取得城市湿地保护成绩的重要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4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和依赖更加明显。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存在以下情况,如下表:

与发达国家相比

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对策

第一种情况:总体落后在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等领域不具备明显优势,光刻机、芯片、激光雷达、核心工业软件、核心算法等关键技术仍不同程度存在“卡脖子”问题在跟跑中培育新赛道
第二种情况:处于同一起跑线绿色低碳在并跑中抢占新赛道
(1)任选一种对比,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国家相关对策的合理性。
(2)人才是第一资源。请你为某地落实这一主题写一份建议提纲。
2023-10-1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
7 .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在国家之间和地区层面构建命运共同体,到在全球领域打造网络空间、海洋、卫生健康等命运共同体: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人类运共同体理念持续深入人心,先后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陆续写入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重要文件,深远影响着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①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和崇高目标
②弥合了各国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差异
③展现了中国的世界情怀、全球视野和大国担当
④内涵不断丰富,体系日臻完善,为各国外交所遵循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派遣60周年。60年来,中国累计向非洲、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目前,中国援外医疗队在56家的115个医疗点开展工作。中国援外医疗(     
①是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的生动体现
②表明中国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以强凌弱
③旨在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④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世界之问、时代之问给出的中国答案,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贡献和理论贡献。之所以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因为(     
①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的程度日渐加深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关系会恶化
④当今世界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各国共同携手应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10更新 | 565次组卷 | 4卷引用:政治(福建A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发展当前面临重大挑战。新冠疫情反复延宕,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治理严重缺失。个别国家公然鼓噪分裂对抗、脱钩断链。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和实际行动,推动合作共赢,促进包容性发展,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赞誉。

中国积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中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连续举办5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让各国企业更好地在中国市场寻求发展机遇,也让中国本土企业向世界展现价值;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持续放宽外资准入、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中国以扎实行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为全球实现更加普惠的发展擘画蓝图。中国不仅是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者,也是落实这一倡议的行动派:中欧班列铺画82条运输线路,通达欧洲24个国家200个城市;“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有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的知识,分析中国的姿态和行动为什么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赞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