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2023年12月 2日在广州开幕,主题为“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下列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是(     
①中国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扩大同世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
②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展现中国担当,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
④我国积极制定全球治理国际规则,维护全球公共安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3年11月,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举行。此次大会发布了《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倡导并践行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合作理念,坚持“科学无国界、惠及全人类”,携手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践行此倡议可以(       
①顺应世界发展趋势,维护世界各个国家的根本利益
②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③推动科技资源全球共享,让更多民众共享发展成果.
④避免各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构建科技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十年来,中国以务实行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无论是在G20、七十七国集团等国际组织中,还是在亚太经合组织、RCEP等区域合作框架下,中国与许多国家都密切合作。十年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得到了世界上超过3/4的国家和数十个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形成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投资规模近一万亿美元。十年来,理念和实践的深入发展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参与其中,并表达了他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无限愿景。

有观点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践行。根据所学《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1月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主题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习近平主席指出,倡导构建更加普惠繁荣的网络空间,深化数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让更多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倡导构建更加和平安全的网络空间,坚持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深化网络安全务实合作,有力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倡导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加强网上交流对话,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生,更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阐述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2024-01-19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全面介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和生动实践,展现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和贡献。下列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正确的是(     
①为各领域国际合作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②为解决和平与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③促成所有国家凝聚共识共行天下大道             
④各国人民同心守护家园共享美好未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2023年8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南非并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事业共创中非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习主席指出,中非双方要共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共同维护和平安全的全球环境、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习主席的讲话(       
①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②彰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思想
③作为“路线图”指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④将指引中非合作,助力创造中非美好的未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欧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2022年12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举行会谈,就中欧关系发展提出四点看法:一是要秉持正确认知。中方支持欧盟战略自主,支持欧洲团结繁荣。希望欧盟机构和成员国建立客观正确的对华认知,超越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对立,超越制度对抗,反对各种形式的“新冷战”。二是要妥善管控分歧。中欧应该以建设性态度保持沟通协商,关键是尊重彼此重大关切和核心利益,特别是尊重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不干涉对方内政,共同维护中欧关系的政治基础。三是要开展更高水平合作。双方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加强市场、资本、技术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数字经济、绿色环保、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增长引擎,共同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可靠,共同反对搞“脱钩断链”、保护主义,共同反对把经贸科技交流政治化武器化。四是要加强国际协调合作。中欧都主张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可以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合力应对挑战,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四点看法”。
2023-08-06更新 | 178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养评价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

      

注:《2021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同比增长9.6%,增速位居世界第一;“数字丝绸之路”正在为沿线国家带去数字化转型的红利,为其赶上数字经济的高速列车增添了新的动能。

材料二   产业数字化,是应用新一代数字科技,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主线,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2100多个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其中有209个是示范标杆工厂。有关部门通过对这209个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前后的成效分析,发现改造以后,这些工厂的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20.7%,生产效率提升了34.8%,产品的不良频率降低了274%,碳排放减少了21.2%。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中国作为。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产业数字化对传统制造业发展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近年来,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鼓起非洲稻农的“米袋子”“钱袋子”;中欧班列飞驰而行,奏响互利共赢的乐章;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蓬勃发展,高科技和绿色成为合作关键词;中国和拉美经贸合作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发展势头……数不胜数的合作共赢故事,是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贡献的生动注脚。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 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能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绚丽的华章。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的外交”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理解。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高举旗帜,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10 . 2023年伊始,港口愈加繁忙。作为我国西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北部湾港实现东盟主要港口全覆盖。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深入实施,北部湾港已成为西部地区与东盟各国开展跨境物流、贸易的重要平台,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积极作用。北部湾港口出现繁荣景象是因为我国(     
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②重视全球资源和市场,抓住国际交流合作的机遇
③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把外贸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
④倡导共建共享,致力于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13更新 | 1019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高三5月份大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